農曆新年假期的緣故,專欄稿早已交給編輯,否則,不會拖到今天才評論孔慶東事件。老實說,由始至終,我都不曾對孔慶東的言論惱怒,只有滿腹疑問:究竟這樣一條口不擇言,連甚麼叫言論自由都搞不清楚,喜歡人治蔑視法治的無知無恥的可憐蟲是如何成為北大教授的?孔慶東侮辱的不是香港人,而是北大。
維基百科的定義,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發祥地,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北大在許多人心目中,是學術和思想自由的象徵。無法想像,今時今日,北大居然出現這樣一個教授,用「凡是用法治去維持秩序的地方,那兒的人就是賤。」去詮釋他對人治的嚮往,對文明社會核心價值的輕踐。
農曆年廿九(今年沒有年三十),150名本港巿民去中聯辦門外抗議,對此,孔用香港人剝奪普通知識份子的言論自由形容事件,並將之與香港人批評共產黨相提並論。我簡直無法置信,堂堂北大教授,居然不明白何為言論自由!大眾與媒體對當局者有輿論監督的權力,這是言論自由。肆意侮辱、謾罵、歧視一個族群,卻絕非言論自由。兩者豈能混淆?試試用同樣語言攻擊黑人,會有甚麼後果?
孔慶東在北大做教授,不止誤人子弟,更令北大蒙污,絕對是北大之恥。北大,我為你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