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區地址租務興旺,與近年北區小學學額搶手有關。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惠表示,數年前北區適齡學童數量不足,沙士後更面對殺校潮,直至兩年前起,「雙非童」及中港父母的跨境學童逐漸適齡入讀香港小學,形成一股新血大量湧入北區,前年報讀北區學生有兩成是跨境學童,今年則高達八成,導致北區小學學額僧多粥少。
此外,跨境學童報香港地址,爭取學額會勝人一籌。陳校長不諱言,到小一入學最後階段爭取叩門位時,他會優先選擇申報有香港地址,相信已在港居住的學童,「喺羅湖住嘅學童,每日一來一回過境都兩個鐘頭,對一個六歲小童嚟講,上堂會唔夠精神,而且住喺內地嘅學生,我哋搵唔到父母,有咩問題好難跟進。」
租地址申請入讀小一,或觸犯法例,一旦被教育局發現虛報地址,會取消該學童已獲派的學額,再作安排。
2011年教育局證實虛報地址個案共11宗,比前年多3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