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放寬H股在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及A股實物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金管局亦高效率放寬人民幣風險管理規限,釋放銀行鎖死在清算及託管行的部份資金。銀行界指,人民幣離岸市場資金池規模有創造加大空間,毋須僅看存款總額,有新股時,會吸引欲沽人民幣的內地進口商,不在上海而轉往香港沽人民幣製造結餘。
內地進口商來港沽人幣
對於本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是否足夠應付未來業務需要,有財資界稱,日後當有人民幣新股上市,而離岸人民幣(CNH)滙價又較在岸價(CNY)顯著偏強時,將會吸引需要沽售人民幣以購買外幣找數的內地大型進口商,在CNH進行外滙買賣從而創造人民幣供應,以滿足海外機構投資者沽外幣兌換人民幣以認購股票的需要。
不過亦有業界認為,金管局放寬計入風險管理限額的資產內容,初步計可釋出額外流動資金最多約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對人民幣業務有幫助,但創造貨幣供應只會循序漸長,近日CNH升破6.3,屬心理效應多於人民幣長倉大幅增加所致。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金管局放寬安排,令人民幣拆借的流轉速度加快,未平倉淨額上限提高,亦有利外滙買賣活動量增多,未來評估本地人民幣資金池規模不應僅囿於存款總額升跌。
資金池規模潛在增幅大
當有人民幣計價股票出台或新股上市時,他說自然會吸引海外機構投資者或基金認購興趣,沒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可透過外滙市場買賣,沽美元購人民幣,內地不少大型國企進口商均有出售人民幣購買外幣,以支付交易對手外滙收賬的需要,只要本地CNH夠強,並與CNY產生可觀差價時,進口商便樂意選擇在港以CNH沽人民幣,放棄在滬以CNY交易,此舉亦正好匹配市場的人民幣需要,並在港創造人民幣貨幣供應。
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副主管兼香港交易主管陳紹宗亦認為,若CNH水平重現強勢,與CNY差價拉闊至足夠吸引水平,令持有人民幣的一方願意在港沽售,就像去年9月前,CNH普遍強於CNY,形成跨境貿易結算項下人民幣淨流入情況,由此創造的人民幣貨幣供應,潛在規模可以很大,但形成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CNH滙價走勢及市況等配合。
中信銀行國際財資部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認同,金管局放寬措施,有利人民幣業務發展及增強資金流通性,但對創造貨幣供應的影響,不宜太快憧憬太多;以去年集資逾百億元的匯賢產業信託(87001)為例,凍結資金不算太多。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始終存在對冲風險,即使個別銀行的人民幣資產負債表較大,外滙持倉量亦不會因放寬安排,大幅提高至達20%上限。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