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人一條心,挑戰輪椅馬拉松。這學界七勇士患大腦痲痹症,不良於行,但享受坐在輪椅上的快感,像是自由飛翔;他們肌肉不協調,但苦練臂力腰力,爆炸力十足,像是一群脫韁野馬。今次參賽,他們不求獲勝,只想挑戰自己,別人做到的,他們可以做得更好。記者:王家文
渣打馬拉松於2月5日舉行,今年將復辦輪椅賽事,3公里賽有30人報名,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派7人應戰,全是大腦痲痹症患者,18歲中四學生馮靖翹是其中一人,「我幾享受推輪椅嘅過程,有一種自由感覺」。她記得首次參加60米輪椅賽,一起步就往前衝,那快感叫她興奮莫名。
腰力臂力缺一不可
靖翹可用枴杖走路,但要用腳托保持平衡,「會行得吃力」,長途則用輪椅,「冇咁辛苦」。她是家中獨女,出入有家傭照顧,父母鼓勵她參賽建立自信,「冇諗住攞獎,只想盡自己能力,付出最好,報答佢哋」。跟她一樣追求速度感的王柏熙說,家人叫他盡力而為,但他想挑戰極限,「究竟自己體能可應付到邊度」。
出戰輪椅馬拉松,腰腹和臂力缺一不可。像中四學生邱德興,每推一下輪椅,腰部盡量壓低,讓雙手推動車輪的幅度越廣,車速便越快,他嫌節奏掌握不好,不斷調整動作姿勢。他是前年廣州亞殘運1,000米混合雙人雙槳賽銅牌得主,轉投馬拉松,堅持要跑畢全程,「由做唔到變做到,就好開心」。
三公里輪椅賽須途經灣仔馬師道天橋,上落斜長達數百米,最考驗耐力。20歲的梁家輝笑言自己年紀大,爆炸力下降,惟有從毅力入手,「人嘅耐力可以因為佢嘅意志增加」。自幼以輪椅代步的馬偉杰最近也經常找斜坡操練,他不怕吃苦,但要自費出示醫生證明參賽,卻最吃不消,「見到百四蚊就好肉痛」。
這七勇士全部通過上月18日的入圍賽,在30分鐘內完成賽事。患有脊柱裂的黃思婷年紀最輕,個子最小,但跑得最快,她盼再下一城,「畀個時限自己18分鐘內完成」。險遭出局的姚文東說,多年來只能做旁觀者,今年終獲參賽權,「任何人有啲事想做,係一定會做到」。他說自己算是幸運,「只係大腦痲痹,影響對腳,就當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