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景港出口窮則變輸往越南規模 連續兩月超英國

歐洲不景港出口窮則變
輸往越南規模 連續兩月超英國

【本報訊】轉得快,好世界,廠家在龍年要續飛躍在天,就要續發揮轉身快特色。歐債危機,令本港整體出口結構持續產生變化,本港出口往越南市場金額,已連續於2011年11、12月份,超越英國規模;2011年亦僅餘下2個歐洲國家位列本港10大整體出口市場之列。 記者:周燕芬

統計處資料顯示,去年12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往越南金額為50.97億元,而英國則只有41.82億元。全年計算,英國為本港第8大出口市場,達586.88億元,按年跌3.4%,較2010年的第7位降了一級。2011年來自歐洲的10大整體出口國只餘下德國和英國,原本於2010年位列第10位的荷蘭,於2011年更跌出10大榜;取而代之為越南,按年增長達37.3%至461.27億元。

今年整體出口料跌3%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分析指,由於美國買家去年開始要求製造商採取「China+1」策略,則除中國以外,還要增加多一處製造生產基地,以分散政治、貿易風險,以及減低生產成本。何立基說,轉身快的廠商快閃地在越南設廠,結果去年越南超越了中國,成為Nike波鞋主要生產基地;由於越南的供應鏈仍未完善,因此不少原材料仍經由中國出口往當地。
展望今年歐洲出口市場,他感到悲觀,這可從去年廣州秋交會歐洲客落單情況,及歐洲聖誕銷情可見一斑。他預期今年本港整體出口數量因此被拖累至錄得跌幅。港貿發局去年中開始已發覺新趨勢,該局助理總裁黃思慧早前表示,買家消費模式轉變,作為供應商的本港中小企業難免受影響。因傳統歐美市場難控制,經濟反彈亦不明顯,來自金磚四國及日本等地區的定單情況較理想。因此,貿發局幫助本港中小企逐漸引入新興市場的買家。
統計處公佈去年12月本港整體出口增長7.4%至2717.83億元,較11月2%有所加速,主要為中國內地出口市場所帶動,內地市場增長達13.8%。何立基指這與中國1月中春節有關,廠商要於12月提早趕貨收爐,料2、3月份會持續較淡靜。

政府:美歐市場仍弱

2011年本港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0.1%,其中轉口上升10.5%,港產品出口下跌5.5%。政府發言人稱,12月美國及歐盟市場仍疲弱,輸往多個亞洲其他市場出口亦放緩。在歐洲債務危機未解決及發達國經濟仍疲弱,本港出口仍處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