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赤口,冇乜人理啦。
有年照拜,飯局照開,睡個天長地久。
難得清靜,睇電影影碟睇個天昏地暗。尤其打破過去多年,初三晚在我們家大祠堂搞OpenHouse盆菜宴,老老實實大家開心,自己忙個人仰馬翻!今年搞還是搞,轉個日子,規模精緻,菜式也撚手,茅舍親友將更窩心。連增味豉油都選用「九龍醬園」新創「雙黃鮮生抽」以示求精。
連阿媽都指定,過年期間,飯間助味一定要用我們自小沿用的美珍醬園(即九龍醬園)產品;老味道配當年情,愈熟的味道愈扣人。
母親身體不適,本來打消一應傳統吃食的準備,猶幸家中有姑母,大姐並遠道歸來弟婦都是阿媽調教入廚好手,當然她老人家我們不讓落手,可心力精神仍然雄霸廚房;入口,那口味質感依然屬阿媽加零一。
而阿媽一應糕點,最為人讚嘆傳鄉里首推茶菓及雞春菓仔。
過年不吃茶菓,留待清明;吃來吃去還是阿媽水平高,一般行山郊遊路邊買來品物,皮肉一舊,差遠啦!
一應油角煎堆,阿媽最寸當然是其創意雞蛋煎堆,每年只此一次,本來HomeMade煎堆已然脹卜卜大至小皮球嘥士。在小皮球內注入葱蛋漿,落油鑊,隨波波成形,猶似巧妙設計的包裝,更是內部,未吃前看不到的布局,趁熱吃,咬下去;Heaven!熱,湯,脆,香,甜;煎堆皮薄甜脆,內蛋結構鹹香間,口口過足癮,朋友親戚無不傳頌。直接的,你媽幾時開油鑊整煎堆啫?害羞間接的,聽講你們家的雞蛋煎堆獨創只饗至親,唔知乜味呢?
超好味啦!梗係。
準備極濃生普洱侍候,一吃起碼五個,一年才不過一次,隨母親漸老身軀,更形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