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龍人七大錦囊

商界龍人七大錦囊

今年是龍年,龍在華人社會中擁有特殊地位,所謂「望子成龍」,一般人都相信龍年出生的孩子,日後將成就非凡。事實上「有辦你睇」,不少政商名人都是龍之一族。在一眾龍仔龍女陸續出閘之前,翻查龍族族譜,原來本港主要地產商的話事人都是龍年出生,銀行界和證券界也不乏肖龍人士,這些曾經是龍仔龍女,今日已經變成非凡巨龍的商界龍年傳人,難怪地產、金融主宰了香港經濟命脈。

長和三龍 料危中有機

一直為本港支柱產業的地產行業,龍頭發展商都不乏龍仔,其中長實(001)與同系和黃(013)便已經三龍聚首,而且全都是處於最高層的黃金三角位置;他們分別是首富長實主席李嘉誠,其長子副主席李澤鉅,以及有打工皇帝之稱的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

李嘉誠:港能保正增長

踏入龍年,屬龍族的本命年,一眾巨龍有何希望及目標?李嘉誠就在本月初集團周年晚宴上表示,今年環球政經形勢仍存隱憂,通脹依然高企,內地經濟雖然可能略為放緩,但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造就香港具優越的地緣因素,故預期今年香港GDP雖較去年增幅放緩,但仍會有正面增長。
業績期即將來臨,高級管理層對於去年表現看法也會有啟示。李嘉誠指出,去年長和系分佈全球53個國家的核心業務營運業績均屬理想,尤其在金融波動較大的歐洲,總體業務預計也較2010年為佳。在負債比例維持於健康水平的大原則下,他對集團長遠有利的固定投資計劃依然繼續,預計有關投資將可於三、四年後為集團帶來豐厚回報。
李澤鉅較早前以「上帝製造」比喻天然資源,認為在貨幣貶值下,經濟已出現「偏縮」(局部物價下跌)及「偏漲」(局部物價上升)情況,令部份天然資源升幅將大於非天然資源,天然資源價格急升,亦帶動建築成本上漲,是推高樓價因素之一,暗示樓價續升,「我知銀紙貶值,多過樓同金價升幅,過去一到兩年建築費上升30至40%,樓價除咗地之外,仲有建築費,已經唔單係樓價。」

霍建寧:歐洲甚不明朗

和黃方面,去年上半年經營溢利(EBITDA)中25%來自歐洲,故歐洲債務危機對其影響備受關注。霍建寧去年底表示,儘管市場充滿不明朗因素,尤以歐洲為甚,「但我深信無論如何,本公司業務都會繼續顯示出韌力。」或許龍之一族最終可扭轉乾坤。

黃志祥 仍做大好友?

根據公開資料,信和置業(083)主席黃志祥今年將踏入60大壽,他剛於去年才從先父黃廷芳手中正式承繼集團產業。眾所周知,黃志祥長子黃永光及長女黃敏華早已成為父親左右手,但去年6月一次賣地中,突然出現一個新面孔,他就是黃志祥另一兒子David,雖然據聞David仍在求學階段,但去年10月黃志祥已「事先張揚」會積極買地,因為歐債危機明朗化,將可支持樓市穩定,可想而知,日後都可能有再見到David的機會。
信和一向被視為地產大好友,本月初入標西鐵荃灣西站灣畔項目,惟因未到價而流標收場,看來信和雖然勇進,但也不會盲目追價。

郭炳聯 助新地突破

老牌藍籌新鴻基地產(016)剛上任成為集團聯席主席之一的郭炳聯,資料顯示他今年進入花甲之年,雖然新地目前尚未見第三代的影蹤,加上他與二哥郭炳江兩位聯席主席在集團合作多年,一直以來運作順暢,所以投資者一向不擔心兩位新任聯席主席的工作能力。
新地無論在商場及寫字樓營運、以至住宅銷售,一向都做得有聲有色,不過隨着兩兄弟「坐正」之後,管理層班底已經穩定,市場仍然期待集團可以有新突破。至於如何突破?希望下次龍仔郭炳聯可以親自發表一下。

金管局雙龍 投資挑戰大

環球金融市場進入高門檻的監管年代,加上歐債危機及《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的新資本要求下,金管局來年挑戰之艱巨可想而知。踏入龍年,想不到原來該局有兩名「龍仔孖寶」,正是副總裁余偉文及阮國恒。
以兩名監管才俊,正值48歲盛年的體魄,加上生肖屬龍,古時已被視為具壓場氣魄,相信面對未來重任,兩人均可龍精虎猛、虎嘯龍騰,看守好本港逾2萬億元的外滙基金,應付繁重的銀行監管工作。
分別於1993年及1996年加入金管局的余偉文及阮國恒,前者乃局內有名的「金牌王老五」,後者亦素有金管局「歌王」美譽。

余偉文主理人幣業務

負責儲備管理的余偉文,今年初剛與另一副總裁彭醒棠職務互調,余氏首次接掌對外事務部,即包括被視為本港市場未來增長引擎的人民幣業務,他亦會負責機構拓展及營運部份的工作。
去年第三季外滙基金勁蝕408億元,雖然余偉文早前接受訪問時,已預告2011年全年投資表現可望力保不失,即維持收益正增長,但面對歐債危機尚未化解,今年投資前景仍然充滿挑戰,季度投資甚至出現「正負回報交叉」情況亦不為奇,外滙基金亦將進入低回報年代。

阮國恒憂形勢多變

至於另一龍仔阮國恒,主要掌舵金管局的銀行政策、拓展及監管,過去他曾積極參與跟內地經濟及市場發展相關的研究聯絡工作,包括參與制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的框架內容。
外圍市況反覆不穩,風險危機處處,早前他亦表示,在當前複雜多變形勢下,審慎的逆周期宏觀監管措施,更為重要。

馬時亨 睇好資源股

中策集團(235)主席馬時亨今個龍年將迎接60大壽,這位前政府高官剛榮升外父,龍年除了想快點抱孫之外,當然想香港經濟好轉,以及幫公司和股東賺多點錢。他認為,環球經濟雖然有衰退迹象,但今年香港經濟前景不用太過悲觀。
馬時亨指出,香港龍年經濟仍會受外圍影響,前景仍然不明朗,「不過以美國最近公佈嘅數據嚟睇,當地經濟其實又唔太差,所以投資者唔使悲觀。」他又指歐洲經濟依然低迷,勸喻投資者要量力以為。
對於龍年投資策略,馬時亨仍認為資源股值得追捧,「由於今年仲會有通脹壓力,資源股嘅價值有得升,但地產就要小心啲,尤其係內地地產。」他指出,中央繼續推動城市化發展,在內地龐大的市場優勢下,內需只會不斷提高,消費及零售股是一項長遠投資。

陸叔 籲踏實入市

對於獨立股評人陳永陸(陸叔)來說,2012年的龍年除了是他的本命年,更是他的甲子年,肖龍的他今年將滿60,相對上一個龍年,陸叔認為今年市況更難睇,但相信「衰嘢」會在上半年發生,下半年有望回升。展望壬辰年,陸叔寄語大家「要腳踏實地,千其唔好勇!」
面對諸多不明朗因素,陸叔直言「今年會過得好辛苦」,他以上一個龍年(2000年)為例,千禧年初時,個個都因科網熱而狂炒,但到年底時市況便大逆轉,他預期今個龍年會跟上個龍年相反,相信「衰嘢要爆都會喺上半年爆咗」,下半年國際環境應會較明朗化,其中股市更會在3、4月見底,下半年有望上試22000點。話雖如此,陸叔仍然勸大家「要腳踏實地,千其唔好勇!」投資人民幣是陸叔的穩陣之選,「平穩之餘應有3%升值」。
不講不知,原來龍年是陸叔的「轉工年」,皆因對上三個龍年,他在工作或事業上都有不同改變,先是1976年,當時只得24歲的陸叔已在滙豐銀行當了三年見習員(trainee),76年被升為主任;到1988年,當時效力德銀的陸叔由香港被派到新加坡分公司工作;再到千禧年,陸叔更作出事業上一大投資,就是由當時的大福證券跑出來自立門戶,成立公司兼當獨立股評人,結果一做就做了12個年頭!展望新一年,陸叔希望身體健康,還有保持靚聲做好節目。

張華峰 審慎看港股

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今年將要慶祝60大壽,未決定是否高高興興大搞壽宴之前,他先要為證券業前景擔憂,尤其是恒豐這類中小型證券行。
「我呢間行唔大唔細,經營最困難。雖則硬件齊備,但新股呢類大生意我無份,細生意又被推出幾蚊佣金嘅證券行搶走!」收入不穩定,經營成本卻不菲,張華峰指出,該行位於中環的總行加上3間分行,每月租金支出合共超過百萬元,連同員工薪金,燈油火蠟,皮費不輕。
話雖如此,張華峰未打算退休,指自己1971年入行,在證券行業打滾逾40年,對客戶及伙計都有感情,不捨得退下火線,眼下抱着「捱得過就捱」的心態。
他預計,港股今年上半年難有顯著改善,成交額一般,因此,他埋怨港交所(388)堅持3月推行第二階段港股延長交易時間,是不了解此舉對業界造成的壓力,「生意好嘅話,唔食晏都冇所謂,但家成交減少,仲要加長時間,經紀好不滿」。他估計,若然港股交投持續萎縮,加時後,不排除部份小型經紀行選擇結業,離開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