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長氣女義工肥姨歌聲為老人打氣

聖雅各長氣女義工
肥姨歌聲為老人打氣

【本報訊】62歲的程麗鶯和退休黃氏夫婦專程從港島跑到打鼓嶺,為81歲的譚蝦頭添新衣,又為看守廟宇80多年的鄭維芳送上賀年糕點。他們非親非故,素未謀面,但盡綿力讓這群偏遠地區獨居長者知道,社會沒把他們忘掉。這個寒冷的農曆新年,他們很溫暖。記者:王家文

人稱肥姨的程麗鶯說:「未見過我,都認得我把聲啦。」她常致電問候獨居長者,蝦叔是她的「客仔」,過年前二人才首次見面,蝦叔一聽就認出肥姨的聲音。肥姨還送上電氈、羽絨褸,他很感恩,「做人最緊要有人關心,冇人關心仲有乜用」。
近日市區氣溫只約10℃,打鼓嶺更凍,「天氣凍就騰騰震,熱就唔願留喺屋」。蝦叔獨居,生活環境不好,老鼠會爬上床拉屎,他要把米袋掛在床角。他跟家人關係疏離,膽管也有毛病,私事他不願多談,但見肥姨製作的「無憂綿綿」賀年揮春、又逗他說話,已樂上半天,「好溫暖,有錢都買唔到」。

耍家本領「傾計」

「傾計」是肥姨的耍家本領。她是聖雅各福群會義工,最長紀錄是與長者「閒話家常」1小時45分鐘。有次她開腔唱了幾句小明星的《風流夢》:「半生挑撻任情種」,成功與93歲老翁打開話題。肥姨曾中風,左眼有黃斑點病變;丈夫晚年嚴重中風至不能說話,吞嚥困難,她感同身受,「長者要做八公八婆,多說話,唔係條舌唔曉郁」。
肥姨在印尼出生後移居香港,在香港大學微生學系當化驗員32年至退休,無兒無女。丈夫走時幸得義工幫助,「得恩就要報恩」。她教長者用電腦、教病人做小手工,曾經致電慰問一名獨居法官,對方知她親弟在印尼,「叫我返去住,有人照顧」,倒頭來反被安慰,「感動到喊」。

重拾生命意志

肥姨笑說自己是一隻美麗的小黃鶯,為長者打氣,重拾生命意志。伴她飛翔的,還有退休夫婦黃鈺洪和伍潔儀,他們除了探望蝦叔,亦一起到打鼓嶺洪聖宮探望87歲鄭維芳。鄭維芳4歲從內地來港,由廟祝湊大,獨守廟宇多年,當收到年糕、冬菇、頸巾等賀年禮物,眼淚奪眶而出,頻說多謝。
黃鈺洪從事電腦通訊,02年科網爆煲後退休,妻子拉他做義工。二人曾助一名老翁重返舊居,老翁無憾地離開,讓他們體會人生無常。伍潔儀說,簡單為長者送上壽包,他們也會哭說:「我幾十年都冇人記得我生日。」黃說,最重要是讓這班獨居長者知道,「社會仲係關懷佢哋,唔係孤單一個」。

義工伍潔儀把新電飯煲送給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