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貨品勁貴 推高通脹

7-Eleven貨品勁貴 推高通脹

【本報訊】阿信屋被迫加價事件證明超市霸權作惡多端,工黨調查後發現本港也有便利店霸權。工黨過去三個月調查市場佔率達四分三的7-Eleven便利店貨品價格,發現多款貨品平均加幅兩成多遠超通脹,當中樽裝維他奶更加價一倍,工黨要求政府制定公平競爭法時加緊限制財團壟斷價格。
工黨在去年10月至12月調查牛奶公司集團旗下7-Eleven出售的50款貨品,其中飲品和零食的平均加幅甚高,分別達25.2%及22.8%。秘書長譚俊賢指,維他奶8安士玻璃樽裝原售3.5元一樽,但近期已加至7元,加幅一倍;而日式菓汁雜味軟糖則由5元加至9.9元,加幅達98%;近年廣受市民喜愛的農心辛辣碗麪也由17.9元一碗加至21.9元。

碗麪超市便宜三分二

工黨副主席張超雄指,與7-Eleven同屬牛奶公司集團的惠康超市,多款貨品都明顯較7-Eleven便宜,認為便利店「食水深」,例如辛辣碗麪只售7.9元,「超市平三分二都仲有賺,大家諗下便利店賺幾多?」他說,去年通脹率是5.7%,即使只計食品也是11.5%,「點解便利店可以加咁多?」張超雄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並於即將訂立的公平競爭法中限制大集團壟斷價格,尤其是超級市場和便利店應該當作同一類別處理,不准操控價格。
牛奶公司對於工黨的調查發表聲明,反指去年若計算所有貨品加幅只是2.8%,遠低於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