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3.7萬人報名渣打馬拉賽10公里賽事,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三名中四學生半年前開始備戰,每周訓練兩次,由1公里起練習,循序漸進。三人能以1小時18分鐘跑畢全程,快過不少健全人士。他們均患大腦痲痹症患,兩人更有徐動症,手足不協調。
勝在耐力好 體力夠
馬拉松上斜最辛苦,張毅恆感覺猶甚。他曾經中風,右身不靈活,「隻手擺動唔好,跑得比人慢」。他要戴上腳托控制肌肉穩定,舉步更艱難,但勝在耐力好,體力不輸別人,「我哋家係要挑戰自己,唔係同人哋鬥」。
患有手足徐動症的張毅恆和傅德超,口齒不清,說話吃力,但沒磨滅鬥志,二人拼命也要喊句:「盡能力完成比賽」。該校物理治療師何志雄說,二人雙腳無法伸直,須用上特別的跑鞋以免腳踝往外翻,引致過度勞損。他看見三人在夏天時練跑,累極也不會放棄,最令人敬佩。
體育老師謝瑋敏坦言,殘疾人士做運動有很多限制,透過馬拉松訓練,在跑步以外,也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如量度心跳率、營養吸收及進程管理等,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安全地享受運動的樂趣,「希望佢哋可以將跑步當成興趣,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