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利是500元 家長要面子8歲童要iPad不要壓歲錢

一封利是500元 家長要面子
8歲童要iPad不要壓歲錢

「100元、200元拿不出手,起碼都得500塊才有面子。」長輩向晚輩派利是(壓歲錢)本來是取個吉利意頭,但在內地不少城市卻成了「面子工程」。眾多網民反映,今年利是一封500元(人民幣.下同)起跳,有白領慨嘆年終獎還沒有捂熱,壓歲錢就派光光,也有父母感壓力很大。除了大利是,受蘋果產品熱潮影響,iPad、iPhone4成了不少內地孩子最想要的新年禮物,有八歲小學生更稱:「最想要iPad,壓歲錢可以不要。」

隨着物價、生活水平的提高,內地人給孩子的利是錢也水漲船高,當孩子們為越來越多的利是錢歡呼時,不少內地打工仔卻為年關發愁。河南《大河報》近日一項調查更發現,四成受訪者說:「給晚輩壓歲錢有壓力。」

白領給孩子萬元獎勵

互聯網上,網民大吐苦水。有名為「whh」的網民稱:「500元成為最低底線,按照這個標準,光這一項就要送出4,500元,真是Hold不住啊!」也有網民指:「出手小氣會被親戚笑,說你混得不行;出手太大方,打腫臉充胖子,自己的錢包又傷不起。」
有網民說,去年春節同學聚會,同學送給兒子500元的壓歲錢,自己才送給別人孩子300元,回家後發現,覺得很沒面子。為了把面子補回來,他決定今年給那位同學的孩子800元利是。
在河南鄭州一間IT企業工作的白領王先生則指,過年給自己的孩子一萬元作學業獎勵,親戚的孩子每年包500元,要一個月工資加年終獎才夠。
和往年不同,隨着蘋果產品熱潮,今年許多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更希望父母買iPad和iPhone4S等電子產品當利是。
在武漢,小學生吳浩過年收到父母送的iPad,高興得又蹦又跳;鄭州年僅8歲的小學生趙小立說:「以前過年時,我希望睜開眼就看到爸爸媽媽送給我的新年大紅包。今年我希望他們送我一個iPad,壓歲錢嘛,可以不要了。」原來半年前,趙小立的同學買了iPad,並不時帶到學校玩,他從那時開始,最大的新年願望也變成了iPad。

台灣女生昨收到多封利是笑開顏。 台灣
《蘋果日報》

給利是的傳統已變味

另一名鄭州市民林慧則指,14歲的兒子這幾天一直在家裏向她抱怨,今年不要壓歲錢了,強烈要求要iPad,如果得到這份禮物,春節期間的家務活,包括洗碗及打掃等,他都包了。
有內地社會學專家表示,現在給利是錢的傳統越來越變味,其實給利是錢只是一種形式,給孩子一個「好彩頭」,給多少是看心意就行,不要變成自己的負擔。他說,孩子收到利是錢,父母也可趁機灌輸理財之道。
《大河報》/《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