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入院 翌日心臟一度停頓伊院涉失誤 病翁腦部受損

小事入院 翌日心臟一度停頓
伊院涉失誤 病翁腦部受損

【本報訊】公立醫院被質疑人手緊絀,以致兒孫滿堂的開心老人家恐變植物人,抱憾過年。82歲吳伯月初因腸胃炎入住伊利沙伯醫院,醫生應允每小時測血糖,但吳伯病情翌日急轉直下,一度心臟停頓,經搶救後腦部受損,恐變植物人。病人家屬不滿醫生迴避測量血糖次數,質疑院方犯錯肇禍,要為父親討回公道。
記者:劉友光

現年82歲老翁吳秋旺,雖長年受糖尿問題困擾,四年前更受喪偶打擊,但他性格樂觀,常露笑顏,而且病情穩定,平日不用拐仗行路,且堅持退而不休每日上班,在父子開設的裝修工程公司「打躉」。原本新年正是老人家團圓最樂之時,但一場小病卻令一家三代不能再聚首度歲。
連日在病房內緊握父親雙手,祈盼奇蹟出現的四女吳錦華憶述,父親因肚瀉不止,本月9日下午1時許在家中按動平安鐘,獲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就診。她說,父親確診患上腸胃炎,且有血糖偏低跡象,經初步診治後,血糖回復正常。當時陪伴在側的吳小姐向主診醫生反映父親有糖尿問題,醫生答應每小時測量血糖一次。

插喉協助呼吸

吳小姐聞言放下心頭大石,翌日下午傍晚6時許,醫生突然告知家屬,吳伯情況轉差,經搶救後仍有昏睡癥狀,恐嚴重影響器官機能,須插喉協助呼吸。當時吳伯尚能清晰回答提問,但12小時後病情再度惡化,吳伯心臟突告停頓,經搶救後救回一命,但至今尚未清醒,腦部大幅度受損,恐成植物人。
吳小姐不滿當日「拍心口」表明每小時量度血糖的主診醫生,上周五與她們見面時,承認病人心臟停頓,與血糖過低有關,但迴避出事前量度血糖次數;另一名為吳伯插喉的醫生更聲稱「床位緊張,醫護好忙」,質疑事件涉及醫療失誤。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幹事彭鴻昌表示,當局須詳細交代病人驗身紀錄,他體諒醫生未能詳細向病人家屬解釋,但他認為事件反映公院人手長期短缺,未能緊密照顧病人需要,以致醫療質素下降。

吳秋旺未生病前是個開心老人家,早前與女兒吳小姐合照。
讀者提供圖片

減少檢驗次數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承認,吳伯1月9日往急症室診治後,醫護人員為吳伯每小時量度血糖一次,四小時後病人血糖穩定後,減為每四小時一次;翌日醫生認為他情況穩定,再減為每日四次,但吳伯同日下午5時後情況轉差,需要兩度搶救,醫生遂將測血糖次數一度增至每小時一次,待血糖穩定後適量減少,現時病人情況嚴重。發言人強調,院方先後三次與病人家屬會面,詳細解釋及交代情況,並會保持溝通,繼續跟進事件。

伊院發言人指,院方會繼續跟進事件。

吳伯出事時序表

09/01 1:00pm
吳伯肚瀉不適,血糖偏低,按動平安鐘急送伊利沙伯醫院診治

2:00-6:00pm
吳伯診治後血糖回復正常水平,轉入內科病房,並每小時測量血糖一次

6:30pm
醫生認為病人血糖穩定,減為每四小時測血糖一次

10/01 5:00pm
吳伯情況轉差,血糖值偏低,經搶救後穩定,但須插喉急救,醫護人員再加密至每小時測血糖一次

11/01 6:00am
吳伯情況再轉壞,血壓下降,心跳減慢,醫生一度處方強心針,目前情況嚴重,依靠呼吸機協助呼吸

資料來源:綜合事主家人及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