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經濟高速成長,不少中港富豪都配備大量「彈藥」,伺機在全球豪宅市場掃貨,冀與俄羅斯、中東等地富商看齊,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英國倫敦自然是他們鍾情的目標之一。倫敦豪宅發展商Morpheus董事GilesGreen直言,雖然目前亞太區資金佔倫敦豪宅僅5%,尚未成氣候,但有信心「這只是一個開始」。
儘管歐債問題纏繞不去,但倫敦豪宅市場表現仍然堅挺,本報特地到倫敦訪問Green對倫敦樓市看法。Green表示,倫敦豪宅市場過去10年出現巨變,國際資金不斷湧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洲、中東等地富豪陸續出現,新興市場投資者成為倫敦豪宅市場的主要參與者,Mayfair、Knightbridge及Chelsea等地區的豪宅更由中東及俄羅斯資金主導。
亞太買家佔5% 料再升
現時倫敦豪宅市場約60%至70%資金來自海外,當中亞太區只佔5%。他說,亞太區資金尚在起步階段,但增長潛力卻最優厚,其香港商業合作夥伴亦感覺到中港投資者正蠢蠢欲動,有意在倫敦豪宅市場覓食,而港商劉鑾雄去年斥3300萬英鎊掃入伊頓廣場(EatonSquare)一幢6層高豪宅,消息轟動整個倫敦。
Green覺得,倫敦是國際金融樞紐,地位在英國舉足輕重,就像香港在中國、莫斯科在俄羅斯、東京在日本等,很多國際企業都會在倫敦設立分支甚至總部,這些企業的員工遂成為豪宅市場的中流砥柱,加上近年越來越多富豪認為投資豪宅是最佳保值方法,即使每年只在物業住5至6周,但感覺是將錢「存放」在安全地方,故豪擲500萬至600萬英鎊買樓也面不改容。
去年豪宅仍漲價10%
事實上,英國整體樓市自金融海嘯後如一潭死水,惟倫敦樓市可倖免於難。他稱,去年倫敦豪宅樓價漲逾10%,平均呎價1700至2500英鎊,Chelsea西部樓價升幅更未停過,主因倫敦豪宅市場貨源長期短缺,而且政府對新樓的建築規格有嚴格限制,以致新落成的豪宅數量極少,因此看好倫敦豪宅市場前景。
Green指出,Morpheus在倫敦豪宅市場活躍多年,善於買入舊樓翻新,經過詳細的市場分析後,再設計成不同風格的豪宅出售,相信公司今年新推的3幢獨立式別墅呎價會較目前市場呎價高逾倍。
記者:陳韻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