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對油麻地白加士街奪命火災中的生還者、18歲少女鄧岢娭(粵音可希)來說,是愛與痛的一年。五成皮膚燒傷的她,每次洗傷口均痛不欲生;但皮肉之苦那及他人喪親之痛?想起把自己救出鬼門關的64歲吳伯葬身火海,岢娭便能抖擻精神,勇敢面對前路。
沒有賀年利是、美食,岢娭只有藥膏、藥丸,幸兩個月沉悶的留醫生活,有無數史迪仔公仔陪伴她。這些親友送來的禮物擠滿病房,滿載愛與祝福。
新年願望,岢娭最想盡快出院,回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讀會計,學成後做個有用的人,延續吳伯的救人精神。她說,去年11月大火時,與鄰居吳伯夫婦奔上天台,烈燄攻來,危急關頭吳伯以身擋火,讓妻子與岢娭逃出生天,吳伯卻犧牲了。
火劫改變了岢娭,也改變了父母。為照顧愛女,鄧母放棄在廟街擺檔,每天在醫院照顧愛女9小時,鄧父原在北京一餐廳工作,獲公司器重,但火災後決定留港,珍惜與妻女相處的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