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比賽進化與復古

網球比賽進化與復古

19歲澳洲年輕球手湯密和烏克蘭球手杜高普洛夫的對賽,展示現今男子職業網球比賽又有新的戰術和打法。其實那些戰術和打法也包含了很多「木拍年代」的技術,包括用正、反手兩邊切球,改變來回節奏,用意是讓網球相對低飛,加上變幻莫測的側下旋,讓對方有可能錯誤估計最好的擊球點。這個打法既可防守又可引致對手犯錯;如果擊球位置比較前,還可以隨球上網。
費達拿在排世界第一的年代,也不時以這個打法來引一些網前功夫不好的球手上前(讓他們離開他們擅長的底線範圍),但是在對手底線來球很重時,這個打法不好控制。另外,對手也可以和你切球來回,自己也不容易展開攻勢。杜高普洛夫就示範了怎樣主動利用切球,讓身高1.96米的湯密沒有機會在高位進行攻擊,以及在場上來回奔命。杜高普洛夫的正手可以好像拿度一樣從低位打出激烈的上旋,讓球馬上快速上升和下降,從而打出大角度的攻擊。
另外,杜高普洛夫在第2盤裏試過打一些不快不深不靠邊線的路線,但是湯密也沒辦法借力和沒有角度攻擊,他跑到底線裏面一步低位回球,還要快快回後準備,以防杜高普洛夫打一個快球到自己腳邊。二人的表現把過去幾個不同的網球風格合拼起來,包括穩定型(把錯誤率減低)、力量型(發球和正反手攻擊)、策略型(放位和調動對手為主)、發球上網型(強迫對手打一個好球)、工兵型(依靠體能和心理質素)。以前我們用技術全面來形容球員,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球手已經一人分飾幾角。
有哪位球手你覺得兼備了以上多個類型?表達一下你的意見。mailto:[email protected]

錢惠民
nowsports網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