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對於他們來說,是充滿痛苦、絕望、沮喪、掙扎的一年。旺角花園街、土瓜灣馬頭圍道和油麻地白加士街三場大火,奪去了15條生命,摧毀了無數個幸福家庭,他們當中有這場災難的幸存者,從一個個生離死別的故事中走來。在漫長的日子裏,他們曾經徘徊在生命的邊緣,與死神拚命搏鬥;亦曾為逝去的親人肝腸寸斷、痛不欲生,然而,他們終於走過了磨難,就像換肝男嬰風風一樣,在母愛的庇護中得到了重生。龍年,他們的願望是,活得更好。記者:曾海帆、譚志輝、梁婉珊
一場花園街9死34傷世紀大火,摧毀多個家庭,也令歷劫災民的心拉近了。暫居石籬中轉屋的60多戶火災家庭,日前在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吃團年飯,各人同枱歡聚,有說不盡的話題。新春過去,部份災民會獲安排上樓,但他們矢言上樓後仍會保持聯絡,珍惜曾經同生共死的情誼。
對花園街災民來說,這個新年過得特別溫暖。在石籬中轉屋的日子,災民喜歡穿家過戶,互相扶持,一句窩心話︰「今晚上來我屋企食飯啦!」幾成為災民的口頭禪。前晚7時許,他們在中心聚首吃團年飯,大嚼盆菜,又玩抽獎遊戲,歡歡樂樂迎接龍年。
災民謝先生說:「係花園街住咁耐,街坊都冇打招呼冇點頭,連人哋姓咩都唔知,估唔到今次搬入石籬,可以咁融洽,唔同以前咁冷漠。」劫後餘生,令災民更懂珍惜鄰里間的溫情。
席間,有街坊在台上說到去年大火,奪去多名街坊性命,不禁悲從中來,希望死者家屬盡快從傷痛中走出來,又指患難見真情,各街坊從火災走出來,搬到石籬中轉屋居住,街坊之間的感情反而深厚了﹕「之後有啲家庭會搬到油塘同黃大仙公屋,但我哋會保持聯絡,繼續互相扶持。」說後台下傳來如雷喝采聲。
懺悔男望早日開工
愛在生離死別時,往往最難忘!23歲龔善誠租住花園街劏房與女友同居,奈何一場大火拆散鴛鴦。兩人攜手逃上天台時,電錶突爆炸,脫手後女友即失去蹤影,最終他逃出生天,女友葬身火海,龔悔疚自己的「放手」﹕「如果畀多一次機會,我會返轉頭!」
龔因吸入大量濃煙而傷及肺部,身體不復從前,他笑言是幸運兒。醒來後,他朝思夢想是女友,朋友擔心他接受不了,隱瞞死訊,兩周前他在網上終得悉女友已離世,深感沒好好保護女友,令她枉死,他一直為這件憾事懺悔。
日前龔走出傷痛,認為上天給他重生,往後的日子更需發奮,希望可幫助女友仍在讀書的弟妹。平日一個月才返家一次的他,現感親情可貴,決心戒煙戒酒,新年希望早日開工,政府可以盡快安排「上樓」,不用家人費心。
母子後悔不走火
在旺角花園街住了逾20年、經歷火劫四次的林錦成,與七旬母親留守住所五小時始被救出,他憶起當日情景仍猶有餘悸:「再揀一次我會走。」林老太懷念在花園街過年的日子:「我年年喺咁嗰度過年,開開心心,但今年冇得過年。」
林錦成自嘲走火經驗老到:「冇把握唔會走出去,因為黑煙係兩條樓梯直上,如果唔夠氣會冇命。」他孤注一擲,與母親躲在廚房,等待已到場的消防員拯救。可惜,他們由4時多一邊等,一邊撥電話報警,惟聽筒裏只不停傳來「太多人要救,嚟緊!」兩人一直靠濕毛巾「吊命」。
漫長的三小時過去,林開始後悔不走,「我哋一路一路咁失望」。直到林老太嘴巴快合不上,消防員及時趕到,將母親救了,林老太直言:「佢遲啲救我,我真係死咗。」
林婆冀子女來電
執紙皮維生的82歲林潤帶,寂寂無名,兔年竟名噪一時,名字出現各大報章上,一度被誤會是縱火狂徒而遭警方「通緝」,龍年臨近,她希望走出衰運,更得到子女一個窩心的問候電話。
林婆婆的丈夫去年因病過身,遺下她獨居於花園街的800呎單位。大火過後,林婆婆調遷往石籬中轉屋,義工不時送她食物及必需品,感受到人間溫暖的同時,林婆婆也記掛四名子女。「發生咁大件事冇可能唔知,啲人對我咁好,啲仔就咁樣。」她慨嘆地說。今個新年,林婆婆最希望子女對她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