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應用影響着我們每天的生活,無孔不入;醫生診症亦不例外。
電子病歷的優點,不用多說。但是從手寫病歷轉為用鍵盤輸入電腦,並不簡單。用鍵盤一般比手寫慢,年輕醫生可能較容易應付,資深醫生則有較大抗拒。此外,醫生診症時應與病人有多些眼神接觸;這是禮貌,亦有助了解病情和加強溝通。邊談邊打鍵盤,醫生的眼睛長時間放在電腦顯示上,並不理想。我會考慮先用手寫,記下要點,診症後再用鍵盤輸入電腦,但這可能需要多點時間。
時下流行iPhone和iPad,人人手上都有一部。我較多用iPhone,喜歡它易於攜帶,隨時隨地搜尋和下載有關的醫學資料,輔助每天診症工作。我常用的Apps包括Skyscape、Epocrates和Medscape,免費內容包括藥物最新資料,亦有很多實用指引和醫學界最新消息。我亦愛用Pubmed上網搜尋國際醫學期刊內的最新醫學報告,閱讀報告摘要。如有需要,可用iPhone的VPN連接香港大學的醫學院圖書館,下載報告全文。另一個非常有用的App是Uptodate,可以下載數以千計由各國權威專家主筆的醫學文章,內容包括數以百計治療指引。所有文章每六個月更新一次,加入最新資料和參考文獻。在美國有很多的醫院,向每位醫護人員供應一部iPhone或iPad,增加工作效率。現在我的辦公室和診所內,基本上可以做到少書和少紙!
診斷放射科是醫療資料數碼化的先驅,所有病人的掃描照片可以第一時間在醫院的內聯網出現,供負責醫生參考,即時為病人診治。數碼系統省卻了使用傳統菲林,為保護環境作出貢獻。上網服務已漸成為病房必備設施,養和醫院的每張病床都安裝了IEBuddy,這個是互動的電腦電視系統,提供寬頻上網、醫院資訊及電視服務。若把系統升級可成為醫護人員的好幫手,檢視病人的X光掃描、安排各項檢查和治療等。
電腦科技雖然提供不少方便,但永遠不能代替醫護人員的愛心和關懷。
養和醫院副院長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