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新批6億美元QFII額度外管局加速引水回流

春節前新批6億美元QFII額度
外管局加速引水回流

【本報訊】中國面對外國資本流出,通脹受一定控制之新形勢下,外管局加快審批外資藉着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渠道,進入內地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道路。 記者:周燕芬

外管局昨日公佈,新批6億美元額度予6家來自法國、加拿大、美國和新加坡金融機構;相當於去年全年批出19億美元額度的32%。外資透過QFII制度投資於內地股票及債市,自03年推出至今已有9年,累計批出投資額度為222.4億美元,涉及117家QFII機構;現時額度規限上限為300億美元。

外資持續撤出中國

另外,外管局昨日亦公佈去年12月銀行代客結售滙逆差153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錄得逆差;去年11月和12月外商來華直接投資亦連續兩個月錄得按年下降;外滙佔款同樣於去年四季度連續3個月出現負增長。這些迹象均反映國際資本正在流出中國。
在新形勢下,市場傳出QFII和人民幣QFII額度上限有望提高,甚至超過現有規模1倍以上。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指出,資本項目管制正在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和向離岸市場輸出人民幣的主要瓶頸。中國在資本項目管制下,內地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開放程度都很低,QFII持股佔A股總市值的1.07%,其他新興市場則為26%。
擁有7.9億美元最多QFII額度的瑞銀中國證券部總監袁淑琴認為,隨着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以及A股市場對國民經濟代表性的提升,國際投資者對A股配置需求的深度和廣度都在提升。A股的行業分佈更多元化,有很多列入「十二.五」規劃大力扶持的行業是H股所沒有的。她希望QFII制度能增加額度,減少審批環節和各項限制,允許國際投資者更靈活地投資A股市場;例如現時限制每月僅允許開放式基金產品有小額的資金滙出。

內企港發人債試點擬擴

另外,新華網引述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強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合作,可擴大境內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試點;推動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人民幣投資試點;推動內地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者方式投資境內證券市場;及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在春節團拜會中強調,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着力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