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特首參選人梁振英繼公佈房屋政綱後,又提出「港人港地」土地政綱,建議在部份符合中產住屋需求的政府土地,在賣地條款中加入限制條款。規定建成的樓宇只可出售給港人,日後轉售時也只可售予港人,變相禁止非本地人買賣這些單位。
發展商未急於儲地
雖然梁振英未有交代具體內容,但就其初步政綱而言,「港人港地」似乎是保護主義抬頭,有違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大方向。自由經濟是促成香港成功的基礎,要是滙集全球資金的地方,如果外資來港只可做生意,但是不能買樓,這可行性有多高呢?
大國築起保護主義,因其有強大的經濟能力,其他國家或地區或許無可奈可地接受。惟香港僅是一個小地方,實施保護主義時,若其他地方也推出相同措施作為對策,筆者相信受到利益損失的,最後還是港人,實在是得不償失。
除對外的影響,在內亦面對隱憂,原因是「港人港地」針對的,是中、低階層的細價樓、上車盤。要明白樓市是周期運作,有起亦有落,出現市場失衡的情況,在樓價飆升時,市民多心雄想買樓;樓價回落時,則不敢上車。
現在不肯「上車」的,看來還有發展商,荃灣西站灣畔項目流標,可能是招標設限呎條款,加上細價樓供應有機會在未來大增,發展限呎或限價的細價樓時,既要承擔高風險,又未必可高價出售,發展商惟有不急於儲地。
張一鳴
NeutronPacific創辦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