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D&G的准與不准 - 蘇菲

飛常Playgroup:D&G的准與不准 - 蘇菲

D&G終於鬼鬼祟祟地向大家道歉了,很多人說這是小勝一回。但這次小勝並無帶來欣喜,頂多讓大家覺得吐了一口烏氣。然而,D&G的「不准」撤了,我們仍然生活在N個「不准」當中。遠的不說,就拿我家旁邊那條宜人的海濱長廊來說說吧。
這長廊屬公共空間,歡迎人人進入。可是,在長廊的出入口兩端,有大大的告示牌標明九大不准。不准採摘、不准吸煙、不准亂拋垃圾,我明白。不准攜犬內進、不准垂釣,我會盡力去理解。但是,還有不准踏單車、不准玩球、不准玩遙控車、不准玩滾軸溜冰,難道,這海濱長廊只是讓人去吹吹風的?

我們也懂得sayNO

何時執法、如何執法,我不知道。不過,父母最喜愛拿路邊指示牌教小朋友認字,兼當作生活教育。很多小朋友會朗讀那告示牌,不准、不准、不准……No、No、No……此起彼落;曾見過一位小朋友反問媽媽,為甚麼有那麼多「No」,媽媽叫他別問太多。我相信,「不准」和「No」肯定是他們最熟悉的字。
還有,康文署公園的長凳不准躺着,富貴餐廳不准3歲以下小朋友進入,甫踏上巴士就必定看到「行車時與車長談話屬刑事罪行」的警告牌。好啦,以上就當是個別例子不說,說說人人都受影響的情況吧。
廣東道上人人有權拍照,那麼,特首亦應人人有權選吧。D&G不准我們拍照,對內地人卻持雙重標準。同樣,我們不准投票,但那1,200名選委就有特權。這次,年輕人熱熱鬧鬧的對D&G挑機,希望下一次為的是手中的一票。雖然我們都是在「不准XX」、「請勿XX」的告示牌堆中長大,但我們也是懂得sayNO的。
逢周六刊出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