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殘如第三世界醫院胡定旭要求覓地建新院

瑪麗殘如第三世界醫院
胡定旭要求覓地建新院

【本報訊】擁有一流醫療人才及手術成就的瑪麗醫院擴建無期,換肝權威盧寵茂炮轟該院殘舊兼地方嚴重不足,淪為「第三世界醫院」,要求盡快重建。醫管局主席胡定旭認為重建瑪麗及廣華,較興建兒童醫院更迫切,要求預算案額外撥款重建兩院,甚至覓地建瑪麗新院。記者:梁洵瑜 莫劍弦

瑪麗醫院是港大醫學院的教學醫院,也是特首高官御用醫院。港大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昨指:「醫療水平世界一流,但間醫院殘舊不堪,地方唔夠,人哋(外國醫學專家)嚟睇到,就好似第三世界水平」,他認為醫院重建刻不容緩。
該院在數十年前設計,全院20個手術室分佈在兩座大樓的七層樓,手術室又細,即使有先進儀器也無法放入手術室,要放在走廊。就連最簡單的自動化消毒機器也無法安置,「屋企都有洗碗機啦,我哋仲係要人手去消毒(儀器)」,一些如止血儀器,超聲波機甚至微創手術儀器也無法放入手術室。

同層病房須乘升降台

除S座較新外,K座已建約20年,主座歷史更悠久,受水浸及牆身現裂痕影響。盧認為裂紋等問題尚能補夠,地方不足才是關鍵,令手術室、深切治療部及病房分割,「手術室細到我哋啲醫護行唔到,好易搞到受傷」。手術室與深切治療部雖在同一層樓,中間竟然有幾級要安裝特製升降台運送病人,被醫生喻為「景點」,他認為當局無可能不把瑪麗重建列為迫切項目。
除外科學系發聲要求加快重建,微生物權威袁國勇上周也發炮要求重建,建議政府撥出黃竹坑的預留私院用地建新院。事實上,該院微生物學系位處的病理大樓更殘舊,不但出現裂紋,不少牆身也剝落。

環境擠逼
由於醫院地方不足,病人甚至要「打地舖」。羅君豪攝

設計失誤
手術室與深切治療部雖在同層,但病人需經過名為「景點」的升降台才被推入深切治療部。

急症室曾水浸至膝頭

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昨日要求政府落實瑪麗及廣華重建,並已多番要求特首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下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額外撥數十億作兩院重建。他認為重建兩院比興建兒童醫院更迫切。「兒童醫院係卓越醫療中心之一,長遠興建係好事,但係廣華已經溶溶爛爛,瑪麗成日水浸,急症室試過浸到上膝頭」。
他透露曾在數年前於瑪麗手術室觀察多日,由於手術室在不同樓層,當時外科系主任范上達因應付急症手術要走上走落。此外,瑪麗位處山邊,加上保育而無法拆卸護士宿舍,根本無地方擴建,要求政府在附近如西環或薄扶林覓地興建新院。
特首曾蔭權昨天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被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問及兩院重建問題時,離奇地指對兩院重建「情有獨鍾」,透露即將發表財政預算案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調撥資源時,會考慮他及議員的意見,但又指重建工作並非金錢問題,需視乎本地建築業是否有足夠人手應付工程。

牆揳硬幣
醫院內部殘舊不堪,牆壁甚至出現一條可放入硬幣的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