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生活,真的電影 - 高慧然

真的生活,真的電影 - 高慧然

迄今為止,《桃姐》是許鞍華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跟我預想的完全不一樣,它不濫情,不煽情,不矯情,不慍不火,內斂平和,劇情如水,細緻緩慢流過,悄無聲息潤澤觀眾心田,撥動你內心深處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經線,喚起你埋藏在心底,或許已經淡忘的情感體驗。如果電影也有一張面孔的話,那麼它如劇中明星,洗淨了臉上一切鉛華,呈現出最本真的面容。是真的電影,也是真的生活。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桃姐》沒有起伏跌宕的情節,缺乏戲劇張力,然而,這正是導演許鞍華對老、弱、病、死的態度,整個故事沒有對立和衡突,就連劇中人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都不是對抗的、抗爭的,而是豁達從容地接受,縱使無奈,縱然不捨。桃姐臨終前,少爺仔如期出發往北京工作,沒有對「最後一面」的執着。他們已經互相扶持走了那麼長遠的路,以後,還沒走完路的人要繼續往前走。這一細節其實呼應了桃姐對堅叔的包容:明知他嫖妓,仍不斷給他錢。這是桃姐對生命的態度:要來的終須面對,要走的終歸要走,生時盡興,去時無憾。桃姐,一個平凡的小人物,用她的方式無憾於她的一生,而她的生命觀也傳承給了她一手帶大的少爺仔。
這不是描述「主僕情」的電影,而是許鞍華與我們分享她對生命、對生活、對老弱、對死亡的態度。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