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美債務危機,引發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於去年12月連續第2個月出現下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亦顯著減慢。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今年首季的外貿形勢比較嚴峻和複雜,尤其出口方面,但因中國已採取穩定出口退稅一系列政策,故預計進出口將可保持平穩增長。 記者:周燕芬
商務部昨日公佈,中國去年12月外商到中國直接投資按年下降12.73%至122.42億美元。沈丹陽指,主要是因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謹慎,全球跨國投資減少所致。不過,去年全年計算則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60.11億美元,按年增長9.72%。
中國企業外闖減少
他又指,去年全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及增幅均超製造業,前者實際使用外資552.43億美元。國家分佈上,亞洲仍是中國吸收外資增長主要來源地區;美國則下跌26%至29.95億美元;歐盟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3.48億美元,跌3.65%。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全球投資亦顯著減速,去年只上升1.8%至600.7億美元,涉及132個國家和地區的3391家境外企業。
當中對歐洲和非洲投資分別達到46.1億美元和17億美元,按年增長57.3%、58.9%。併購領域主要涉及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等。
美歐經濟未有起色
而中化集團通過香港子公司以30.7億美元收購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巴西Peregrino油田40%股權,是2011年中國企業最大的境外收購項目。
他指出,無論是對外投資還是利用外資減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一些主要的發達經濟體,比如美國、歐盟經濟增長乏力,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謹慎,全球跨國投資減少造成的。還有一些國家對外國投資者採取了新的保護措施,比如針對國有企業投資的限制,各國排斥外國投資的措施不斷增加,這也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
而中東、北非地區動亂和政權更迭,加大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安全風險,企業決策相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