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貓侍狗不侍豬林鄭月娥約滿唔撈

侍貓侍狗不侍豬
林鄭月娥約滿唔撈

【蘋果專訪】一度被視為下屆政務司司長熱門人選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接受本報專訪被問到留任政府與否時,表明「差唔多夠鐘」,暗示不效力下屆政府。對於特首參選人唐英年近日連番批評市建局建貴樓、丁屋「所謂僭建」言論,都是衝着其政策範圍而來,一向「好打得」的她只說:「公道自在人心。」記者:梁德倫、譚靜雯

任期尚餘五個多月的林鄭月娥是民望最高的問責局長,對於會否留任下屆政府,她初時以為免引起揣測為由,不肯評論,但當記者追問,她即輕描淡寫的說:「差唔多夠鐘啦!」下屆特首熱門人選唐英年近日批評市建局建貴樓,又指處理丁屋僭建問題應「以和為貴」,都屬其政策範圍,且明顯與政府取態不同。對此林鄭月娥在訪問中一概不肯直接回應,只說「我呢排好惹火呀」。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對丁屋僭建、市建局議題一律封嘴,只說「公道自在人心」。成啟聰攝

回應唐言論:公道自在人心

對於市建局日後角色,她又笑言:「佢(指唐英年)就嚟搞到我乜都唔可以講,唔好講啦!」記者一再追問,她則以「公道自在人心」回應,又稱不會為這些言論憤怒,「我好開心、好輕鬆、完全冇壓力」。
談到問責制,林鄭月娥坦言上任之初已有下台的心理準備,由公務員轉做局長,需要投入問責制度才能大膽創新,「如果判斷有偏差,一定會選擇落台,唔會戀棧。要為自己判斷負責,保持問責制度完整性,否則將成個制度拖垮。一個人行開好容易,如果唔係影響深遠」。
不過,她不諱言,今時今日要推出有創意的政策不容易,「今日嘅政治環境要唔因循,大膽創新思維非常困難,特別以我咁嘅性格,我唔係講晦氣說話,做公職只有罰冇賞」。她說:「想創新即係之前未試過,無論考慮有幾周詳,鋪排幾妥當,都有不如人意嘅風險。今日咁嘅環境,判斷落差、考慮唔周詳都會惹來批評,而且會俾人放大,有好大阻力,尋求突破要有好大嘅意志同決心。」

林鄭月娥在可看到維港景致的新政府總部辦公室接受《蘋果》記者專訪。

退休生活「會多啲陪囝囝」

林鄭月娥認為,發展局的政策延續性問題應該不大,因有龐大的公務員團隊執行,但日後有否創新政策,她說「好難講」。但她希望發展局的架構不變,「規劃、地政、工務工程,加上文物保育,一系列做晒。如果唔係,就好似甲局有一個燙手山芋要處理歷史建築保育,乙局就要幫我搵土地解決,唔係好理想。但家放埋一齊就好理想,最好例子就係景賢里。第時發展局叫咩名唔重要,只要功能放埋一齊就有優勢」。
對於退休後生活,她自言是沒有特別嗜好的人,退休後投入知識世界或許是最佳選擇,也會將時間放在陪伴家人,「大家都知我係家庭第一,會多啲時間陪兩個喺英國讀書嘅囝囝」,官場鐵娘子也有柔情一面。
回顧公職生涯,林鄭月娥難忘兩次金融風暴和沙士疫潮,尤其是98年香港遇上金融風暴,時任庫務局副局長(回歸前為副庫務司)的她協助當時的財爺曾蔭權制訂預算案,未料經濟急轉直下,6月即要推出紓困措施,「好似另一份預算案咁,高官公僕凍薪減薪、寬免差餉等,最後都幫到市民,真係好開心」。

林鄭月娥簡歷

年齡:54歲
家庭:已婚,育有兩子
仕途:
‧1980年加入政務職系(AO)
‧1996年出任副庫務司
‧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
‧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出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
‧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出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2007年至今任發展局局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