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質素指標 清新空氣要錢買電費或需分階段加兩成

更新質素指標 清新空氣要錢買
電費或需分階段加兩成

【本報訊】環境局昨終於落實更新1987年起沿用至今的空氣質素指標(AQO),但未有一次過引入最嚴謹的世衞空氣質素指引標準,部份污染物排放上限只採納較寬鬆的世衞中期目標。環境局指,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及資助高排放巴士加裝催化還原器等措施,有助令空氣質素符合新指標。然而,市民可能要為清新空氣付出代價,面對分階段加電費20%的現實。記者:蔡建豪

環境局09年為更新AQO諮詢公眾,久經拖延,昨日終落實將更改沿用25年的過時指標。建議更新的指標中,二氧化硫10分鐘平均濃度、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鉛等污染物,均採納最嚴謹的世衞空氣質素指引,指標也將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濃度水平納入規管,但只採用最寬鬆的世衞中期目標。
更嚴謹的指標,必須有措施配合,政府諮詢時已提出19項措施,包括本地天然氣發電比例由不足30%提升至50%、提早淘汰舊式高污染車輛、引入電動車等。目前所有措施處於執行階段或已完成。
政府去年提出3項額外措施,包括資助歐盟二期及三期專營巴士安裝催化器,以及遙距監測高排放車輛等。

環保團體指若採納世衞嚴格標準,每年將有200餘天PM2.5超標。圖為路邊空氣質素監察站。

邱騰華指出,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的成本費用大部份由政府承擔,但市民仍難免要多付電費。

大部份措施由政府負擔

公眾或需為清新空氣付出代價。環境局諮詢時已提出,若將天然氣發電比例增至50%,電費將較09年水平分階段上升達20%。若要在2015年前更換3,000輛舊式巴士,巴士費也有最少加20%的壓力。政府最終沒有硬推取締舊式巴士。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承認,增加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已反映在電費增幅上,其他措施的推行成本大部份由政府負擔。
邱騰華表示,更新的AQO與歐盟及美國採納的標準相若,稍後需修訂現行的《空氣污染管制條例》,期望下個立法年度提交修訂條例草案,預期新指標2014年生效。政府會每五年檢討已收緊的AQO的可行性,並會制訂相應改善空氣質素方案。

團體轟不採更嚴格標準

多個環保組織歡迎政府更新過時的AQO,但對政府採納相對寬鬆的標準感失望。健康空氣行動指出,更新AQO納入規管的PM2.5的超標日數約為每年10日,若採納更嚴謹的世衞標準,每年超標日數將是驚人的逾200日,本港PM2.5水平較印度及孟加拉等發展中國家更差。地球之友也批評,PM2.5採納最寬鬆標準,反映政府沒有決心對抗空氣污染。
綠色和平認為,更新AQO最多只能防止空氣質素惡化,未能改善空氣污染,政府應縮短檢討AQO的年期,盡快全面引入世衞空氣質素指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