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眼看,新春意頭,鴻星酒家的盆菜着實先聲奪人;原隻30頭南非鮑魚行頭,以金裝銀裝包裝,俗得好意頭。廣東人俗(又何止廣東?中國人就愛俗,比較台灣人阿扁品味還算未破產。)過年過節豈會少了金銀紅?盆菜除了方便實惠,打包回家一盆搞掂,盤滿缽滿不就是農業社會民以食為天最高期望?不耕田,那務農的DNA仍存。更何況金裝銀裝?
人家問,盆菜出鮑魚可是反傳統?
誰說?童年歲月,鮑魚未炒到今天價位,鮑魚伴海參的「上盆」也很普遍。母親說她年青時燕窩比雪耳便宜,鄉下人飲讌,也用燕窩。Core?當然是鮮爽味和的豬肉,除非素盆,以五花腩出油啤水複雜前奏,煮得簡約恰到好處的豬肉還是主角。
想想原隻鮑魚金盆菜$2198,一般的金盆菜優惠價$1328……一家人未必吃盡的份量,平均百多二百元一位回家享受,勤覓食卻懶煮食港人至合拍。
好看,還選錦鯉年糕,伴以小錦鯉;年年有餘就是好意。人家買年花我也買,大廳還會買來幾尾小金魚置石盆,那小風景帶活動。
昔時以一兩天,煮糖篩粉以大碌番石榴棍磨研糖粉漿置竹織大籃內蘆葦葉編盛器蒸上一天一夜,直徑18吋,高8吋的年糕拜神至元宵才開來沾蛋漿香煎當茶點的類別失傳了。買來的蘿蔔糕以幾粒指天椒仔並XO醬共煎,年糕以葱粒及蛋漿似舊時一般煎好上枱一鹹一甜仍然雙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