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型」抑或「詐刑」? - 李碧華

「詐型」抑或「詐刑」? - 李碧華

政客被女人一指即瞓低、食環署販管隊抓捕老弱病殘小販,老人跪地也不放過,擾攘間壯健職員竟跌在地上指被打受傷要送院、八婆口角不知如何其一大喊救命還昏倒失去知覺……並非說沒可能發生,也許壯漢悍婦該刻特別軟弱所以中招──如果不是「中招」而是「扮嘢」,俗謂「詐型」。
我對這詞兒有點疑惑,是「型」嗎?形諸外指不滿、囉嗦、責罵、埋怨,必須當事人低聲下氣補鑊:「咁遲至返屋企,實畀老婆詐型。」?「老細的我入房詐晒型。」?「你唔好郁啲就詐型,搵鬼信!」應是「詐刑」吧?大刑侍候嚴刑迫供並非人人受得了,寧死不屈當然值得敬佩,但痛苦難熬便詐作昏死過去,希望毒手稍停。惡勢力怎容有喘息機會,肯定冷水潑醒繼續施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屈打成招常有。「詐刑」喜劇化後,則是小人物小蠱惑。
最悽厲是一眾犯人被推上刑場,槍聲響後所有都倒在血泊中,只一個仍站着,他被「詐刑」了,陪受靶又暫時受虐死不去。多詐幾次,肯定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