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水放貸突減金管局:加強查內地貸款

銀行收水放貸突減
金管局:加強查內地貸款

【本報訊】本港去年整體貸款增長放緩至20.2%,增幅至上月甚至出現逆轉,按月下跌0.7%。不過,來自內地相關貸款依然強勁,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稱,今年信貸風險管理的重點將關注按揭貸款及內地相關業務,會增加現場審查及加強收集貸款的細分資料。 記者:李芳芳

阮國恒表示,去年8至9月本港信貸增長出現明顯放緩趨勢,至12月轉為按月減少0.7%,相信有季節性因素,至於是否反映業務轉變仍須繼續觀察。過去逾十年的12月份,平均信貸增長率為負1%,而對上一次錄得整體貸款單月下滑是2010年11月,按月跌1.3%。銀行界預期,今年信貸仍繼續擴張,主因市場貸款需求持續,但會對業務擴張保持謹慎。

貸存比率回落 仍偏高

截至去年底港元貸存比率已從高位稍微回落至84.5%,但仍較2010年底多6.4個百分點,阮國恒承認該比率仍偏高,令本港流動性偏緊,但強調金管局「並冇劃定一條線,咩水平為之合適或需要作出關注,因為要參考好多其他監管指標來判斷。金管局主要睇住銀行嘅流動資金比率和風險管理,但若貸存比率上升速度較快,會特別關注。」
他提到,內地相關貸款增長較快,但去年大量現場審查顯示,銀行的審批標準依然良好,未有貸款風險問題。去年首三季內地相關資產的風險承擔佔銀行總資產量13%至14%,增幅較第二季下降。金管局會密切注意內地相關貸款變化,今年將增加現場審查。該局銀行監理部助理總裁萬少焜說,金管局將由過去較籠統歸類,改為細分搜集內地相關貸款資料,如按H股、紅籌和國有公司等分類,以及用作抵押品的資料。

歐資行或去槓桿化

去年本地按揭貸款增長放緩至8%,萬少焜指供款佔收入比率至11月由前年41%跌至36%,按揭貸款成數則降至53%,反映銀行貸款批核審慎及逆周期措施效果。阮國恒補充,非本港主要收入樓按宗數,佔新造樓按比率自5月以來保持約4%,估計大部份為內地買家。
市場憂慮歐洲銀行由亞洲撤資,阮國恒說,目前未見有關迹象,雖然去年12月歐資行在本港的貸款總量扭轉升勢,按月急跌6%,但全年仍有5.4%按年增幅;而歐資行在總體貸款佔比不及10%,但不排除未來有去槓桿化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