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耶路撒冷不介意 - 鄧達智

明年耶路撒冷不介意 - 鄧達智

除了我們中國人的歷史略知一二,估計猶太人歷史還是記得一兩課。聖經故事潛移物化外,年青時好幾個投契朋友都是猶太人,或以色列,或伊朗,或英國,或美國;透過他們及早輩的故事又或在他們家作客,家庭觀念氛圍特別似我們中國人,異鄉的歲月別樣窩心。就是舊時英國人種植下來源自其前殖民地澳洲的由加利白皮楊樹,東南亞的榕樹,紅色的郵筒等等都給予思家的親切。
受盡流離漂泊受迫害的猶太人黑色幽默說得最逗笑,聚會間唱歌跳舞不分男女老幼亦也特別投入。
站在哭牆前面,人群當中,除了面壁禱告神傷個別情況,大部份人都歡快的念經,唱歌,跳舞;那旋律在空氣中飄揚特別叫人歡騰。
這片叫做西岸包括耶路撒冷舊城的土地按歷史的說法非屬以色列,然而看着兩千年後回歸故里,重新站在他們認定切肉不離皮的土地上面激動情緒,叫異族人的我思緒更深更密;連續三個黃昏一再來到哭牆前面,沒想過會得如此投入。盤算幾天,走還是不走?還有Akko、海法、台拉維夫及Jaffa未去。
從前轉幾個街口我便找到最愛在中間天井花園下午喝茶的古老修道院改裝成酒店AmericanColony,這次卻要依賴地圖。
舊時晚上叫一份至廉價菜湯,麪包任吃的Begin文化中心,就是走到面前也不敢隨便肯定。
過去休戰區旁可瞄舊城的房子沒人敢住,如今升價,少過百萬美元莫問,一般還是兩、三百萬為主。當然Bedouin除了老者早已褪下穿了以千年計的舊時衣袍,昔時那個耶路撒冷今天依然可愛,不過時光流逝,腳步還應放鬆向前走的好,縱使毫不介意;明年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