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股單一品牌玩完業界求生 李寧料轉多品牌模式

體育股單一品牌玩完
業界求生 李寧料轉多品牌模式

【本報訊】中國動向(3818)上周傳出需大規模關店,但另一邊廂有部份分店以多品牌形式銷售的寶勝國際(3813),卻逆市斥資約5億元併購。有外資基金經理指,事件反映體育用品市場仍然嚴峻,市場亦開始由單一品牌店舖走向多品牌零售店模式。 記者:陳健文

該基金經理說:「上年尾我都有問過李寧(2331)行政總裁張志勇,個市咁差李寧可以點搞?佢當時都係答,話覺得內地體育用品主流業內生態,可能要由家嘅單一品牌變為好似香港嘅一店多品牌……但佢無講幾時發生,同埋李寧喺呢個大潮流中會點做。」

分析員:變革需時5年

一外資分析員亦指出,由單一品牌走向多品牌是必然發生的事,因為當一個消費市場越來越成熟,消費者必然會要求可在一個銷售點內選購不同品牌產品,如「鞋王」百麗國際(1880)旗下店舖;單一品牌店舖的功能,亦會由銷售作用演變為專門店或作「賣廣告」之用。
不過,建銀國際分析員陳兆昌則認為,內地運動用品市場要由單一品牌店完全過渡往多品牌零售店模式,現時仍言之當早,保守估計最少可能還需要5年時間。他說:「目前大部份內地消費者仍視運動服為便服,故著重產品功能嘅多品牌業態仍未能成為氣候……經營成本亦係一個問題,內地二三線城市租金都仲係平,所以分銷商暫時都唔使用多品牌策略加強競爭力,個別品牌亦仍有一定牙力。」
內地體育用品市場可能還需一段時間才能走上多品牌之路,但在市場表現欠佳的情況下,大家早已預計各大「龍頭」運動股需大減分店數目。瑞銀早前發表報告,估計李寧目前約40%分銷商並沒有錄得盈利,更預測分銷商旗下店舖每方呎盈利,將由約975元(人民幣.下同)跌逾60%至今年的350元,將導致大量分銷商流失。

李寧或須關3000店

瑞銀預期,若李寧未能於未來數個季度改善分銷商的盈利回報,預期李寧於未來3年將關閉逾3000家分店,由逾8000家大減至5000家。李寧發言人向本報表示,不會就個別報告作出評論。有分析員粗略估計,今年體育股整體有可能需要關閉約5000家分店。他說:「個市咁差,閒閒地每間執500至600間一啲都唔出奇……好似武漢步行街,每個品牌有5間舖,點做得住呀?又唔係金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