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散流浪失去祖國年代的猶太人,安息日祈禱或友朋祝願總有一句:明年在耶路撒冷!
停下來是既舒服又危險的動作,太容易自此投閒置散。
待在可時瞰耶路撒冷舊城,位於St.MarksRoad路德會辦LutheranGuestHouse,日出日落可自後園或後樓梯望聖城至顯眼地標:金頂清真寺DomeoftheRock。不少人尋遍最佳角落細觀這抹勝景,就在自己下榻的旅館,夜深橙子樹下浸淫橙香,醉一瓶以色列產紅酒,在舊城並橄欖山夜色陪伴,多可人?
六晚過去,每天吃着極簡約卻富營養的早餐,午飯可能有燒雞可能以菜為主或HummusFalafel,晚上可吃可不吃,最佳幾杯好酒。
衣服穿來穿去都是那一套,晚上乘洗澡一併洗淨,晾乾,次天再穿;本來已極簡單的行李內其餘兩三套衣服根本未用也埋怨準備衣鞋多了幾件,生活不可能再精簡,讓身心都更舒暢。
沒按本來計劃遊遍以色列博物館,大屠殺博物館;人在舊城它本身便是博物館。無端連續多夜到哭牆,潛入禱告人潮感受一番猶太人復國情懷,尤其安息日週五晚,雖然極端傳統Haredi猶太人除了白恤衫幾乎一生只有單出黑色,這樣一個晚上,換上更體面的綢緞大衣,幾百年前歐洲式樣三個骨半短褲及絲襪外,更會戴上皮草製大帽子,一圈一圈或年青士兵,或東歐探親團,或美國紐約口音,或阿根廷意大利口音西班牙語,或回歸自也門皮膚較黑的ArabJews,唸過圖拉;唱歌跳舞,別個民族難得的歡愉;不用等待明年,就在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