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兩岸關係是主要議題之一,而且對馬英九不再成為負面因素。故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如何發展,備受關注。昨日,台灣中華港澳協會組織選後首場兩岸關係情勢研討會;與會學者多認為,馬在第二個任期內無可避免要與大陸談政治議題,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以及登陸訪問,機會不大。
昨日的研討會是台灣大選後第一場高規格的專題研究會,且專為赴台灣觀選的港澳觀選團舉行。
專程由港澳赴台觀選的數十個觀選團逾500多人旁聽了研討會,包括多位香港立法會議員、政治人物和社團領袖等,如梁家傑、李華明、楊森、涂謹申、謝偉俊等。
台灣陸委會高副主委致辭時表示,希望台灣日趨成熟的民主經驗,能對港澳發展民主政治有所幫助。他認為馬英九連任對台港關係進一步發展有正面作用,並期待三月份香港新特首出爐後,台港高層的互動進一步加強,並期等新特首有機會訪台。
盼新特首訪台
台灣研究兩岸關係權威學者邵宗海認為,馬英九連任後兩岸關係將進一步深化,且絕不可能再迴避跟大陸談政治議題,但深化到何種程度,要看年底中共十八大新班子上台後有何想法。
淡江大學張五岳教授認為,馬連任後兩岸經濟交流將深化,但馬上提政治議題可能太敏感,故中共有可能先提兩岸深化交流作為緩沖。
民進黨智庫、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則認為,馬英九雖然贏了,但不可忽視蔡英文有609萬多票,僅比馬少80萬票,馬不可能不顧這數百萬反對票的立場,去與中國發展政治關係。他認為未來4年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以及馬訪問北京都不大可能。
淡江大學趙春山教授指,馬英九在選前曾打出兩岸簽和平協議的話題,但他對協議的基本構想,是把目前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制度化,大陸能否接受很難預料,該議題也非兩岸迫切議題,故四年內簽署可能性不大。
但大陸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徐青認為,雖然馬英九在第二任期內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有困難,但他必須推動兩岸智庫學者對此話題的探討,以凝聚台灣內部共識,為國民黨在下一大選提出相關訴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