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層家庭飽受通脹之苦,年關難過。有調查發現,92%受訪低收入家庭面對通脹,生活開支感壓力;82%更指買餸錢不敷應用。有單親低收入家庭面對年關,無法應付添新衣、辦年貨開支,要靠社福機構提供10元優惠晚飯(小圖),才有機會同聚吃團年飯。
任職三行工人的張先生(化名),太太兩年前離世,父兼母職養育兩名分別7歲及5歲的子女。每月1.2萬元的收入,半數交租,子女學校雜費加託管費要花2千多元,水電雜費又要近2千元,生活捉襟見肘。張先生稱,去年通脹升勢強勁,衣食住行開支全面上升,茶餐廳早餐就由18元加至20多元,只好改吃菠蘿包「頂肚」。他說日常開支慳無可慳,臨近過年也無法擠出餘錢辦年貨及買賀年食品,家中多年未有吃正式團年飯。今年一家三口團年,也可能要到社福機構吃10元的優惠晚飯渡歲。
通脹升 買餸錢唔夠使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去年4月起,開辦「開飯」熱食支援計劃,為低收入家庭提供10元晚飯套餐優惠,累計有800人參加。機構去年底曾向320名受助人進行調查,82%因通脹急升,買餸錢已不敷使用;57%希望自食其力,拒申領綜援。
該機構服務協調主任趙漢文指,低成入家庭生活面對通脹壓力,期望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提供更多食物支援服務,保障低收入人士有尊嚴地生活。他說,年廿七晚會為受助人加餸,提供白切雞及水果,增添節日氣氛。他說10元套餐成本由去年初的15元,大升近五成至現時22元,機構需籌募經費才能維持服務。
另外,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及街工等多個團體,昨發起改善社會福利安全網集會,百多名市民參加。他們在新政府總部貼揮春,希望「三餐溫飽」及「窮人有飯開」等願望能實現。聯盟要求政府檢討綜援金額及租津,優化交通津貼計劃,並將關愛基金資助恒常化,彌補現時安全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