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業福音團契一年半前在元朗推行「開朗家庭計劃」,成功打破區內鄰里間的冷漠氣氛,街坊們由自我封閉變成互相關懷,自我形象低落的失婚漢搖身一變成為居民大使;問題賭徒義務當上音樂大使,吹口琴、打非洲鼓娛樂街坊,一眾居民「凹凸互補」,令中轉屋等備受忽視的社區洋溢溫情。
該計劃是向勞福局轄下的社區共享基金申請160萬元推行,負責社工黃俊彥指計劃透過居民參與社區活動,深化他們對社區的承擔,從而帶動個人轉化。他需經常上門拍門,說服新入伙的居民參與,鄧輝便是其中之一。現年54歲的鄧輝與妻子離異後,一個人搬入位置偏僻的朗邊中轉屋。他因患腦血管病及癲癇症無法工作,長期領取綜援。最初足不出戶,封閉自己,「一入住買咗三箱公仔麪、25罐罐頭,16日冇出街」,社工幾乎每天上門找他,十多次後他被對方誠意打動,終於開門。
口琴高手戒賭學鼓
從此鄧輝成為居民大使,幫手搬二手傢俬予有需要家庭,將區內婦女織的頸巾分發給長者,後來更勸一些無工作的居民一齊參與,「初時覺得呢區冇乜人情味,依家好似一家人咁,一齊煮嘢食大家分享」。
居於朗屏邨的馮世雄本來嗜賭成性,與家人關係甚差,後來在社工協助下,這名口琴高手將大部份時間貢獻社區,除教居民吹口琴外,更積極學非洲鼓,並將舊曲譜上新詞,創作出「朗邊的太陽」等勵志歌,不時在居民活動中與大家一起合唱。
工業福音團契中心主任陳豪柱稱居民由自覺無人理,終走出社區,希望今年4月計劃完結後,居民互助精神仍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