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今年首宗銀團歐美銀行齊絕迹

港今年首宗銀團
歐美銀行齊絕迹

【本報訊】在歐美債務危機陰影下,2012年本港首個企業銀團貸款活動,所有歐美銀行「NoShow」,亞洲的經濟發展更要「食自己」,由區內金融市場支持。
香港今年首個銀團貸款由光大國際(257)為借貸人,亞洲開發銀行牽頭,籌組1億美元金額,結果參與的銀行有3家來自台灣,1家來自日本,1家來自香港,另有1家來自加拿大。歐美國際銀行踪影絕迹。
亞洲開發銀行副總裁JoeYamagata指出,亞洲區內基建銀團貸款業務,自去年初開始已有此新趨勢,銀團組合以亞洲區內的銀行為主導。他分析原因是銀團借款人以區內本土企業為主,區內本土銀行會對企業有較深認識;此外歐美債務危機導致歐美國際性銀行要先行處理本國問題,因而減少參與亞洲的銀團貸款活動;而亞洲區內銀行有美元儲備,亦願意向企業進行美元貸款。因此近年中國的銀行會向菲律賓的企業借貸,而菲律賓的銀行亦有參與向內地企業借貸。
他又指亞洲市場對人民幣有一定需求,因為主要國際貨幣美元和歐元已不如昔日強勢,除了日圓外,區內企業及銀行亦希望尋求其他替代貨幣。

本幣債券規模增

東盟10+3(中日韓)國家亦積極支持區內企業發債。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宋雷磊介紹,由東盟10+3政府出資7億美元的信貸保證及投資計劃,將於今年展開為區內發行長期本幣債券的企業,做擔保業務。宋雷磊指在歐債危機下,促使以往區內儲備以投資歐債和美債為主的情況有所改變,刺激對區內債券市場需求增加。去年首9個月東亞新興市場的本幣債券市場規模增長5.5%至5.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