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內房股面對嚴峻的環境之下,本報統計12間本港上市的內房股,發現去年全年整體平均銷售仍然錄得17.36%增長,平均銷售額由2010年的309.79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去年的363.59億元,但企業銷售排行則出現大洗牌,其中恒大(3333)更超越中國海外(688),成本港內房股中銷售一哥。記者:張活儀
中海於2010年合同銷售額671億港元,以當時的滙率計算,折合約571億元,當年仍是位居本港內房股中的銷售王,但隨着恒大於去年積極以價換量,以近60%的高增長,將公司銷售推向高峯,最終以逾800億元銷售成為2011年本港內房股中的銷售王,撼低折算約708億元的中國海外。
綠城富力銷售跌
於統計內的股份中,以恒大及華潤置地(1109)銷售戰績最彪炳,分別按年增59%及61%,令恒大銷售排位推至榜首,華潤置地亦跑贏雅居樂(3383)、富力(2777)以及綠城(3900)等,位列五甲。
有人歡喜有人愁,銷售按年比率有跌幅的三間公司,分別為綠城、富力及雅居樂,排位上亦有下跌,反觀三線內房股佳兆業(1638)去年成功達成其破百億銷售目標,以152.9億元銷售額,打入二線內房股行列。雖然內房股去年於中央積極干預之下,成為股票市場上的大輸家,但事實上,行業仍一如以往有所增長,單從本報統計中的12間內房股銷售額,平均增長近兩成,反映「餅」仍然有增大。
2011年經已過去,內房股將於短期內會陸續公佈新一年的銷售目標,有中資分析員預計,今年內房的銷售目標增長將會趨向保守,料約5%至10%,其中一直跑贏行業的內房股,如中海及恒大,增長目標可能會達到,甚至超過20%。
值得留意的是,面對中央「閂水喉」,內房股於去年上半年積極四出撲水,發行各種貨幣債券,令內房股於上半年負債平均增長14.59個百分點,由2010年的平均59.4%上升至去年上半年的73.99%。
該分析員指出,70%負債比率屬正常水平,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風險則相對較高,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內房股的債務種類,其中銀行貸款比例較多,由於到期潮約2014至2015年,所以風險相對較低,反觀若貸款以信託為主,還款潮將於今年底開始,由於目前已不可能以新信託為舊信託作再融資,故債務風險相關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