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連任

馬英九連任

【本報訊】台灣昨日舉行的第五次總統直選是歷來最平靜、理性的一次,國民黨馬英九以領先對手近80萬票勝出,贏得連任,民進黨蔡英文坦承落敗,並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台灣選戰漸漸回歸理性,真正大勝的是台灣人民、台灣民主。沒有空泛的獨統之爭,沒有濫情的跪求一票,沒有驚世的槍擊醜聞,有的是兩岸政策的激辯,有的是對主政者競選承諾「跳票」的鞭撻,有的是對台灣前途的關注,更具民主風範,更令台海彼岸的大陸、香港和澳門欽羨。
《蘋果》記者陳永階台灣直擊

台灣昨日同時舉行立法委員選舉,投票過程大致順利。下午4時投票結束後,各大傳媒、網站都有開票直播,一號民進黨的蔡英文、蘇嘉全,與二號國民黨的馬英九、吳敦義,開始時得票接近,三號親民黨的宋楚瑜、林瑞雄則遠遠落後。台灣壹電視的直播顯示,在5時左右,馬英九得票48.9萬,蔡英文得票38.5萬,差距首次超過10萬票,到競選總部觀看開票的馬英九也露出笑容,其後得票一路領先。

馬英九成功連任台灣總統,在台上振臂高呼:「我們贏了!」 台灣《蘋果日報》

兩岸經貿成致勝關鍵

至晚上8時10分左右,馬英九得票已接近670萬,自行宣佈當選。他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他一定不會辜負人民再給他四年去完成改革使命的期待,會採納蔡英文、宋楚瑜的批評、建言,以後每半年會邀請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他並承諾,將以生命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台灣的安全、人民的尊嚴。馬英九最終得票689萬(得票率51.6%),蔡英文得票609萬(得票率45.6%),宋楚瑜得票37萬。馬英九與副總統吳敦義將於5月20日宣誓就職。
這一次選戰,兩位主要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展現了學者型的理性,少了抹黑、抹紅。這一次選戰,焦點由過往出賣台灣還是守護台灣的空泛之爭,轉移到務實的兩岸政策。馬英九曾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狂勝民進黨對手220萬票,今次在「六三三」(每年經濟增長6%、國民所得達3萬美金、失業率降至3%)競選承諾跳票、09年八八風災造成近700人死亡、施政滿意度曾跌至16%、宋楚瑜參選分薄藍營鐵票的情況下,為甚麼還能勝出?端靠四年來兩岸關係的緩和,兩岸經貿合作邁開步伐。
馬英九2008年就任總統後,以承認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換取兩岸經貿合作,當年7月就實現兩岸包機直航、實施陸客赴台遊,2010年6月簽署類似中港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兩岸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金融海嘯衝擊全球之際,台灣仍能受益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去年經濟增長約4.51%、失業率降至4.2%。
儘管不是所有台灣人、行業受益於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但台灣在經歷對大陸開放之後,要再關閉大門幾不可能,民進黨四年後要贏得選舉,如何在兩岸政策上真的達成「台灣共識」,如何改變「反商」形象,如何取信於選民、北京和華府將是關鍵。

馬英九在台上情深擁抱妻子周美青,感謝她一路以來的支持,台上台下一片掌聲,不少人更高呼「親一個」。 台灣《蘋果日報》

蔡英文:勿辜負人民期待

這一次選戰,台灣政黨、選民回歸理性,連前總統陳水扁出獄奔喪,都被藍綠雙方冷處理,未成為炒作焦點;這一次選戰,曾影響高雄市長選舉的緋聞錄音、買票錄影,曾影響2004年總統選舉的槍擊案,這類選舉「奧步」(蠱惑)不再成為決定勝負的臨門一腳。蔡英文選後宣佈辭去黨主席,為敗選負責,並呼籲支持者繼續給予支持,民進黨一定會再站起來。她還期望馬英九傾聽人民聲音,不要辜負人民的期待。民進黨輸了總統選舉,但確立了正面選舉形象。在區域立委選舉中,國民黨贏得48席,少過上屆的61席,民進黨則由13席增加至27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