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雙噏:滄桑話96 - 盧覓雪

異性雙噏:滄桑話96 - 盧覓雪

履新不夠一個星期,新上任的港足主帥摩力克都講得出,要改善過往球會凌駕代表隊的惡習,讓港隊多參與國際賽,實踐進攻足球理念,才能讓港隊重新打入世界前100名。
上回都說過對摩力克沒寄望,因為即使他有心,也得香港足總袞袞諸公跟他一齊發力才成。再聽下去吧,他認為針對提升球員體能及技術是眼前急務。摩力克還說他需要的是時間。這番話驟耳聽,大概會有人認為是癡人說夢,現時排名169的港足,歷來最佳排名90,不是姚卓然,也不是張子岱又或胡國雄時期,其實也不過是16年前,1996年的事。那一期的港足大概離不開歐偉倫、鄭兆聰、李健和、丘健威,甚至剛離開球迷不久的蔣世豪等名字。
飲紅酒有所謂好年份、講求產區、葡萄品種、酒莊、釀酒師各種配合,再加上陳年,才成佳釀。足球何嘗不是要天時、地利及人和?3條線人材俱備,也要有將領帶引指導,噢!香港足球最佳年份原來在96,真叫人不勝欷歔!
16年跌了79位,平均每年跌5名,聽起來都有點膽顫心驚,是誰偷走了我們的位置,是港足停滯不前,給其他地區扒了頭,抑或是我們真的退了步……彷似是前塵往事,卻才不過16年!
若果真的有成功方程式,96港足的成功有甚麼可供摩力克參考?欠缺出色球員?總認為江山代有人才出,究竟問題出在那裏?是體能不足?個人技術不濟?國際經驗不多?
依照摩力克的說法,我以為是球會凌駕代表隊的惡習。看看外國的球會,再不願放人都不得不放,那是代表國家的尊嚴,從未聽過有球會可以凌駕國家隊,再大的球會,再巴閉的球星都只敢要求踢埋一場重要賽事才歸隊,大多不得要領。換言之,球員、球會、國家隊,誰大?在外國,一目了然。明顯地,在香港,球會大,這豈能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