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手記:跟「悲情城市」說再見 - 盧峯

選戰手記:跟「悲情城市」說再見 - 盧峯

是第四次來台灣看總統大選了。每一回都有不同的特點,可每一回都看到台灣的民主政體在進步,在增添新的內涵,變得越來越強韌穩固。
公元二千年的選舉,新生不久的民主迎來教人耳目一新的台灣之子陳水扁。大家都被他的活力、新鮮感、downtoearth吸引,阿扁公仔更是熱賣手信。很多人心裏期盼阿扁能勝出,締造政權輪替的新章;只是國民黨是百年老店,勢力龐大,阿扁不易突圍。直到選前一、兩天,訪問連戰總部時這位「阿斗」還老神在在的認為勝券在握。當阿扁確定當選的消息公佈後,大家真是又驚喜又感動,街頭巷尾(除了國民黨總部)充滿嘉年華氣氛,情況有點像九七年工黨擊敗執政十八年的保守黨時的倫敦。
零四年是另一個故事。台灣之子胡搞亂說惹人生厭,但兩顆神奇子彈卻救了他的命,把選情全盤扭轉,令台灣的民主政制罩上烏雲。大家腦子裏充滿問號,既覺得選舉由兩顆子彈決定太兒戲,又謟心台灣民主沉淪到像拉丁美洲、非洲那些偽民主國家那樣,受盡當權者操弄。
上屆選舉比較簡單,就是看阿扁及民進黨如何被選民教訓,就是要看貪瀆的政黨政棍如何受懲罰。果然,台灣選民沒有令人失望,他們發揮主人翁的角色,狠狠的摑了阿扁及民進黨一記耳光,把他們打倒在地,令台灣出現第二次政黨輪替。
今年的選舉跟過去三次不同。沒有舊帳要算,沒有人再提族群矛盾,沒有逼在眉睫的危機或爭議,甚至過去教很多人血壓急升的統獨問題也只是輕輕帶過。兩位候選人都平和理性的有點不真實,不會口出惡言,不用上挑釁的口號語言,這樣斯文的選戰實在世間罕見。也許,這是對阿扁時代的反動,是對被阿扁污染了的政治文化的修正。
今天,不管小馬還是小英選上,大家都不會有天塌下來的憂慮,不會對台灣的民主前途有問號,不會呼天搶地,不會叫爹喊娘。台灣人民都知道,是他們在決定國家的前途。小英小馬走錯路或走得太快太慢的話,四年後人民便會把她們換下來,沒有甚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