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民進黨勢東山再起 北京要學打交道

採訪手記:民進黨勢東山再起 北京要學打交道

2008年馬英九大勝謝長廷,國民黨重奪江山,開票之夜,筆者在台北國民黨競選總部,充分體驗到藍營支持者對勝利表現的瘋狂。當時不少輿論都認為,受陳水扁貪腐醜聞影響,民進黨至少10年內無法崛起。但意想不到是,僅三年多後,民進黨就在今次大選重整旗鼓,將國民黨打到告急,且隨時有重奪江山的可能。

不再煽動族群對立

筆者連日在台灣採訪,對民進黨「脫胎換骨」有了較具體的感受,有兩點尤其明顯:一是過去都認為民進黨靠「族群認同」來獲得支持,特別是陳水扁兩次當選,都大搞族群分化,打意識形態牌;但這次大選,民進黨不再靠煽動族群對立拉票,而是以強調社會公平、正義為主訴,獲得社會中下階層的認同支持,也反映民進黨朝向理性正確之路邁進。
其二,雖國民黨指摘蔡英文團隊與陳水扁是一丘之貉,但事實上民進黨基層骨幹已絕非四年前能同日而語;大批60、70後青年骨幹在民進黨中崛起,例如民進黨派出九人競逐大高雄市立法委員,其中就有七人是40歲左右,年紀雖輕,但卻在政壇磨練多年,且有較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高雄市第七選區的角逐立法委員的趙天麟,47歲的他曾是民進黨青年團負責人,這次他的對手是國民黨爆料天王邱毅。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趙不跟邱鬥口水,更不去挖對手痛腳,而是扎實做街坊工作贏口碑,一改過往藍綠相互攻訐的選舉文化,頗得輿論好評。趙、邱之戰,也成為今次台灣大選藍、綠兩營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
不少觀察人士都認為,以民進黨過去四年做法,即使今次再輸給國民黨,下次贏將是勢所必然,且隨着台灣民主日趨成熟,政黨輪替將無可避免。換言之,總有一天,北京要再次面對這個自己並不喜歡的政黨,早一天學會跟它打交道,對兩岸而言,善莫大焉。
《蘋果》記者陳永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