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宇論:從未來供應 趨吉避凶 - 王震宇

環球宇論:從未來供應 趨吉避凶 - 王震宇

很高興在《家》以文會友,在未來的日子,希望在「環球宇論」與讀者分享筆者在不同投資領域的研究與心得,在數據中找出真相,增進知識,提升回報。任何增益的提議、批評,皆無任歡迎。
樓市投資中,基本法則之一是「避重就輕、順勢而為」,具體策略當然是買稀有地段、避開「重災區」。筆者就以本港各區過去幾年的供應量,相對於該區樓價表現之間的關係,向各位預測未來一年樓市「趨吉避凶」的地區。先旨聲明,研究只是用有限的過去數據(06至10年),及已經稍為過時的未來預測(2012至13年供應,料於未來一兩個月有所公佈)。

荃灣觀塘防守性強

首先,較多的未來供應,意味着較高的未來空置率,以至較小的價格升幅,反之亦然。當然,這個方法沒有計算吸納量,及各區基建或其他政經因素的影響。由06至10年時段來看,就算沒有新供應,本港亦有約1.9%的自然吸納量。
其次,由06年起的供應,看10年為止的樓價表現,可見供應高不利樓價的投資法則,是極之靈驗。「供應:空置率比例」最高地區的樓價,幾乎全部跑輸大市,如嘉湖山莊、新都城;供應比例低的地區則全數跑贏,如禮頓山、太古城。
若預測2012至13年的強弱地區,將軍澳、大埔、屯門會缺乏動力,葵青、荃灣、觀塘則相對安全。當然,整體環境會影響測市的準繩,要投資得利,其他分析也應兼顧。

王震宇
Bricks&Mortar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