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跨年資金短缺,加上有銀行未達金管局月底計的日均人民幣流動資金比率最少25%要求,市場傳聞,去年底最後交易日,曾有個別銀行以逾10厘水平,在同業市場拆入5日人民幣跨年錢,過年後水平雖回順,惟資金供應仍緊。
消息亦透露,銀行公會旗下人民幣業務工作小組剛向成員行發出收集意見邀請函,不少同業對未來人民幣業務最關注首三項事宜,正正包括人民幣流動資金比率計算過於狹窄,冀增加彈性,例如可計入國債。
據悉,人民幣工作小組將於2月6日召開今年首次會議,若農曆年前意見收集順利,並整合出三大優先關注及建議,可望於首次會議上能具體討論跟進計劃。除流動性外,有銀行關注人民幣淨額持倉上限10%規定,以及人民幣業務發展無限制的新加坡,對本港構成的威脅。
據金管局要求,人民幣參加行須維持最少25%流動資金比率(即每百元存款要繳存25元類似存款準備金),而計入流動性的認可項目,僅包括存放於清算行或託管至人行賬戶的人民幣存款。
未有資金安排問題
擔任銀公主席行的滙豐銀行發言人表示,銀公已就人民幣業務發展去信業界徵詢意見。金管局發言人說,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須在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該局會因應市場發展,不時檢討相關規定。
中信銀行國際財資部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指出,受去年底在岸人民幣拆息抽高,加上資金被不少內地企業客戶借貸吸收後,臨近月底,有未達當局日均流動資金比率要求的個別銀行,據聞以高逾10厘水平在同業市場拆入5日跨年人民幣頭寸,但該行並無資金安排問題。
對於人民幣流動性要求,他認為關鍵是擴大現時過於單一的計算準則,而非調整要求水平。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亦稱,人民幣流動性的運算準則可考慮納入銀行所持有的財政部國債計算。
滙商則說,去年底5日跨年人民幣資金的拆息曾高逾10厘,只屬個別例子,期間平均水平約為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