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英文卷似通識題閱讀理解多問時事 包括核電與港孩

文憑試英文卷似通識題
閱讀理解多問時事 包括核電與港孩

【本報訊】昨日考評局向全港中學派發文憑試英文練習卷,題目包括作文及閱讀理解。有應考學生認為英文卷似通識卷,考學生對時事了解,結果選取了較貼身的「港孩」議題來發揮。記者:彭美芳

昨日全港多數學校採用考評局提供的英文科作文及閱讀理解試題作校內模擬試,作文卷要求學生必答一條200字有關百萬行宣傳稿的題目,再答一篇400字的長文;八試題選一題,題材包括辯論核能發電、向報館投稿談言論自由、港孩幸福感等。
沙田蘇浙公學中六生曾慶榮認為,作文卷似通識,考學生對時事的了解,原想答核能問題,但由於福島核事故太多日文地名、名詞不懂寫,最後選答港孩幸福題。
閱讀理解分兩部份,A部為基本必答題;B部分淺易及深入題目,考生可選其中之一。曾慶榮認為閱讀卷整體難度高,「今次多咗個人意見題目,必須用完整句字作答,擔心錯文法」。蘇浙另一中六生溫麗霞表示,作答時間太短,會再操練做卷速度。不過,他們最擔心今天的英文聆聽卷,憂慮聽錯內容。
現代教育英文補習老師Nickkita表示,「福島核電嘅作文題我同學生操咗好多次,環保議題係熱門,考生應該熟讀去年10月或之前嘅世界大事」。她指出,考評局今次試題「反樸歸真」,程度未算過深。

通識評分較主觀

此外,考評局昨公開各科評分標準,最具爭議的通識科其中一題佔10分,引述唐英年針對80後的車毀人亡論,問考生多大程度同意其言論,考評局的評改準則指,學生需論述正反兩方意見,但個人立場要一致,列舉例子論證,並需運用公民權利、社會參與等概念,才能得滿分。
資深通識科老師許承恩認為,文憑試評分標準較高考程度通識科詳細,容許學生討論自己意見,一般合理說法也見諸傳媒,學生可參考,評改準則可接受;通識科評分較主觀,老師評卷時難免有差異。

沙田蘇浙公學昨日選用考評局的英文作文及閱讀理解試題作模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