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美珍懷孕期間患上肺癌,等到孩子出生後才得以證實,除了嬲怒老天不公平地賜上最大歡樂同時亦送上最大悲哀,美珍還有萬千疑惑和擔心。
「你可以醫好我的病,是嗎?」她問醫生。
醫生憐憫地望着她,躊躇着應否說個美麗謊言,最終還是說:「MRI磁力共振證實有腦部轉移,雖只有兩小點,但仍算是第四期肺癌,我有把握控制病情但未能治癒。」
「我不明白,你是說可以醫但醫不好?」她問。
「可以這樣說,若確認有EGFR因子突變用上標靶藥便能長期控制病情。」
「長期?長期是指我能看到女兒大學畢業嗎?」美珍緊張起來。
「你女兒剛出世。」醫生不敢正面回答。
「中學畢業吧?」
醫生不語。
「小學?」緊張語調轉為哀傷。
「我們會盡力,先用X光刀局部清除腦轉移,標靶藥有七成機會控制肺部腫瘤。」醫生希望用理性方法助她面對困境。
可惜美珍不能領會,她鼓起勇氣便問:「還有多久?」其實問的同時她很怕聽到答案,提出問題後立即感到後悔。
「這數字重要嗎?」醫生還是給她機會。
當想到數字,便想到一天要與女兒永遠分開,不能見到她第一天上學的儍樣子,不能在萬聖節把她扮成白雪公主,不能在她畢業那天感動流淚,更不能在她婚禮為她整理婚紗。
想到這裏,她哭了。
只可惜淚水不能治病。
完成了放療也開始了標靶藥,咳嗽很快減退,生活正常起來便開始背起母親責任,除哺乳外她珍惜着每份母親天職,不眠不休地照顧着女兒。
這天她擁抱着安睡的女兒,很認真地欣賞她臉孔和享受她的香氣,她知道到她面對自己的死亡同時亦擁抱着生命,這刻她心境安靜如一縷清泉,明白到每人每刻都是生與死共存,接受了便要盡情去生活。
不再恐懼分離的苦,只管享受共在的樂。註:故事改編自真實個案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