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專訪》
溫州信貸危機引發市場關注中小企高風險貸款活動。同樣以中小企為擔保業務客戶對象的中國融保(8090)自06年成立至今擔保業務壞賬率為「零」。要防債仔走佬,中國融保董事總經理張凱南有七大招數監控中小企風險,包括以客戶「政治銜頭」作「信得過」參考。 記者:周燕芬
中國融保主要為河北廈門的中小企客戶,向銀行提供現金擔保,以往不被銀行接納的中小企,亦因而取得銀行貸款;中國融保同時會向中小企提出反擔保,接受一些銀行不會接納的中小企抵押品。中國融保能做出「零」成績,張凱南分享當中風險控制之道。
風險管理第一招,降低擔保與抵押品金額比率。例如中小企提供2000萬元市值的流動資產質抵品,中國融保只擔保1000萬元的銀行借貸金額。
每周監察抵押品狀況
抵押品越分散,越有渣拿。張凱南指出第二招是接受的抵押品較多元化,受保障範圍較大。中國融保會接受容易變賣、價格波動性較低的流動資產作抵押,如水泥、建材、塑膠等原材料;還有公司股東與自然人作擔保;以及公司的應收賬。中國融保亦為內地少有中外合資擔保公司,因此亦會接受擔保人於香港的資產物業股票作抵押。
第三招是靠自己,張凱南說要深入調查「驗假」,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所提供的公司賬目、負債比率和註冊資本等資料是否「造假」,必須作深入了解,例如到工商局、稅局、銀行核查資料真確性,由律師核對相關法律文件。勤力監察的傳統方法為第四招,每周監察抵押品狀況。要求中小企每周遞交報告,講述業務營運狀況有否影響到抵押品變動。
第五招亦離不開親力親為巡查,他透露,企業巡查員最少每月換人一次。為免派往客戶企業巡查的工作人員,與客戶日久生情,感情用事,至少每個月會更換工作人員。
第六招屬於溫馨行為,與客戶相關銀行保持聯繫。可以透過銀行了解客戶的現金流、生意及借貸資金用途;若有偏離,可以即時作出應對,凍結其抵押資產。與銀行一起對客戶作出雙重監管。
溫州信貸危機添商機
最後一招亦即是第七招,就是不會因借貸人說自己是大人物便掉以輕心,客戶自稱自己有甚麼政治銜頭,一定要查。假若民企客戶擁有人大、政協等政治銜頭,會較負責任,減少欺騙成份。他認為溫州信貸危機,反而增加了公司的商機,因為市場意識到向民間借貸利率高企風險較大,更多轉向正規銀行貸款,並尋求擔保公司協助增加銀行給予貸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