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天生會唱歌,有人失卻這種能力──「歌樂不能」者原來有病。唱歌走音跑調,分不清音符之間差異,對音樂一竅不通聽不懂也唱不來──總之,歌者非歌。
世上有4%的人患上「失歌症」,但都是卡拉OK咪霸,或酷愛人前表演其獨特腔口,自我陶醉。患者並非五音不全,也不是自戀成癖,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已「不能」,皆因大腦左半球顳葉前部病變造成。
就像「色盲」、「失語」、「失憶」、「失去抉擇能力」……脆弱的人類百孔千瘡一身是病,誰沒中幾招?
年終樂壇頒獎禮,不管是否具權威性抑或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得獎的來來去去那幾位,很麻木,並非「又係佢」的出類拔萃,而是沒什麼競爭對手。內地某些愛給誰就給誰的更有趣,長期平庸無進步跑調發台瘟的,冠以「受歡迎」光環又得獎。所以別對嶽嶽要求太高還歧視之。
也許你我亦「失歌症」而沒在意,失歌要自強,盡量別失去:
(一)分析發言者聲調高低快慢輕重代表何種感情之能力。(二)理解「弦外之音」的能力。(三)辨別是非能力。
還有,不會唱,也要會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