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照顧患病的媽媽 - 梁憲孫

醫述醫術:照顧患病的媽媽 - 梁憲孫

八十多歲的李婆婆曾經多次中風,行動不便,與人溝通亦有一定困難。她的獨女珍姐在銀行工作,多年來一直與媽媽同住,負責照顧李婆婆的起居飲食,日以繼夜,年終無休。曾有想過送媽媽到老人院長住,但李婆婆如何也不願意,珍姐亦不想勉強,只好作罷。珍姐有兩名念小學的兒子,是個單親家庭。雖然有家務助理幫忙,珍姐仍覺十分吃力。
最近婆婆的健康急轉直下,臉青口唇白,氣促兼心口痛,寸步難行。當初估計是心臟有問題,最後原來是嚴重貧血,骨髓檢查確診血癌。李婆婆年紀大,不適合接受猛烈化療。但她接受過溫和的化療和輸血後,情況已見好轉。李婆婆稍為精神一點便嚷着回家,不肯繼續留在醫院。珍姐只好帶媽媽回家,再作打算。李婆婆每星期要到醫院覆診一次,定期打針和輸血,並因發燒和流血經常出入醫院。雖然有社康護士定時探訪,珍姐每天仍然疲於奔命,心力交瘁。
在醫護人員悉心照顧下,李婆婆的情況已穩定下來,但珍姐的健康卻開始轉壞。她銀行的工作經常加班,又要兼顧孩子的學習。珍姐食無定時,睡眠不足,日益消瘦,精神在崩潰邊緣。我們需要趕快把焦點從李婆婆轉移到珍姐,先勸服李婆婆到療養病房住一段時間,再安排臨床心理專家為珍姐診治。經過多次的勸告,李婆婆開始接受持續留院的安排,不再嚷着回家。社工亦接觸珍姐,提供全方位協助。珍姐經過休息,精神已漸見好轉。
照顧長期病患者,能做到家居照顧當然是最理想的,長期住院一般不是最好的安排。但是治療計劃要同時顧及家人的困難,給予足夠支持,才有成效。任何安排都不應只聚焦在病人身上,亦要同時顧及家人的需要。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