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利率市場化存款免搬家 - 郭小民

國策透視:利率市場化存款免搬家 - 郭小民

於上周六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求金融部門要有五項堅持,最搶眼的是抑制「以錢炒錢」,亦即是說中國今年續力壓任何由投機而衍生的資產泡沫。多年來,內地人愛炒樓、炒股甚至炒蒜,亦不惜冒險參與非法高利貸,一切源於存貸利率非市場化,加上正規投資渠道不多,試想想,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5厘,銀行留不着存款也是正常。
要抑制「以錢炒錢」,涉及跨部門與跨行業的權力管治與利益改革,說易不易,但難亦要動。對於80.94萬億元人民幣存款(截至去年全年)的存戶來言,利率市場化與存款保障制的變革或較容易。目前,每個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率都是一樣,俱由人民銀行統一規定,而調整是由國家根據經濟運行狀況隨時修訂的,亦即是說銀行沒有話事權。

理財產品搶存風險大

人行不放權,又不放水(不放鬆貨幣政策),銀行收不夠新存款,就要少做新生意。銀行不守株待兔,於是各自推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搶存款。根據內地普益財富公佈非正式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止,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規模已逾15萬億元人民幣,這數據相當於銀行存款19%左右。據了解,單去年已合逾4萬億元人民幣,理財產品增速如此驚人,理由簡單,就是收益率高達9厘以上,涉及地產的更是雙位收益率。
表面上,銀行透過發行理財產品搶存款既利己亦益投資者,不過,三思一下,大家忘記今日全球經濟風高浪急,理財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覤,連監管機構去年亦趕忙要求銀行將理財產品撥入表內資產監管。不過,監管理財產品做法只是監管者頭痛醫頭做法,銀行總有他途吸存款,故讓利率市場化,由市場真正需求主導利率變化才可解決負利率引致存款「搬家」問題。
除此之外,中國討論了10年的存款保險制亦是出台時候,要知道,15萬億元人民幣理財產品只是民間財富部份,還有以萬億計的民間高利貸,存款有保障再加上利率市場化,藏在民間的巨錢始被善用。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