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於一月六日寫廣東話詩詞,讀者K來郵支持,多謝你撐粵語。但讀者K所言:「民國初年,亦曾以粵語作國語,惜被大炮孫否決……」此傳言聽過好多次,左丁山讀小學時,先父一輩叫孫文做大炮孫,佢都講過呢個古仔,但相信係野史啫,到目前為止,未見有學者,歷史學家搵到確實證據支持此說,大概係廣東人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創立共和嘅貢獻最大,犧牲最多,但建立民國後,一切依舊,仍然係北方人話事,北方官話為國語,條氣唔順,先至有此傳聞啫。蘋果讀者群最多專家,如有讀者對「粵語幾乎成為國語」有新資料提供,請告知。
一月五日本欄講大學賺錢,俾立法會議員批評,提醒大學要做到帳目分明,唔好俾議員及審計署抓到辮子。左丁山經常以為本地大學有越多錢越好,最好追得上史丹福㖭,追上哈佛就未免發夢嘞。一位讀者L來郵話:
「本人為某大學之教員,關於閣下之文章,本人有以下資料提供:
1.在我校,自資課程使用課室,是需要付租金的,UGC課程則是免費。
2.教員的薪金,幾乎沒有一個不是UGC經費+自資課程經費支付,如果沒有了自資課程,單靠UGC經費根本不能維持UGC課程。
所謂UGC補貼自資課程根本是別有用心的政客顛倒黑白,我看到的只有是自資課程補貼UGC課程。」
呢位讀者L嘅資料幾新鮮,可供參考,請尊貴的議員特別注意,但左丁山對讀者L所言「教員薪金靠UGC經費+自資課程經費支付」,唔多明白,有啲學系未必有自資課程,但教員一樣有薪水嘅啫?
睇完讀者來郵,到陸羽飲茶,公子L之公子自紐約回港放假,特登到陸羽見吓班世叔伯,問公子L二世喺邊度讀書,佢話:「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有意主修電腦。」香港學生已經比較少讀工程,但在美國仍然有好多華裔學生攻讀,公子L話:「在哥倫比亞讀邊科都唔相干,反正畢業後都係搭地鐵落華爾街!」哥倫比亞大學位於曼赫頓Uptown,華爾街在Downtown,由哥大去華爾街返工,坐地鐵話都冇咁易,公子L個大仔就係在哥大讀工程,然後入咗大銀行㗎啦。佢兩位公子中三後就去咗美國讀中學,然後入哥大,但普通話講得好好,點解呢?佢嘅細仔話:「哥大嘅中國大陸同學多到不得了,碰口碰面都係,反而香港同學幾少吓,我地大家講普通話,唔講英文,唔講廣東話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