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兩村千人誓抗拆遷

元朗兩村千人誓抗拆遷

【本報訊】政府現正就洪水橋新發展區展開規劃及工程研究,初步估計區內約有2.5萬人受影響,超過60年歷史的元朗丹桂村及屯門和平新村可能需全村夷平,逾千名村民面臨家園盡毀的威脅,村民擔心被迫遷後再難找到環境恬靜的鄉郊生活,堅持不遷不拆,甚至寧死不屈。

不滿當局漠視民意

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昨在天水圍一所小學舉辦公眾論壇,邀請市民就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發展、土地用途及設計等提供意見。公眾發言其間,有參加者表達支持政府發展新發展區,指可改善現有居民生活環境,但有村民即時起哄,直指該發言者並非居於受影響範圍,「佢都唔喺住喺呢度,點可以代表我吔。」村民又批評,大會未有安排時間予受影響村民發言,明顯是假諮詢、強姦民意,村民一度鼓譟。
丹桂村、和平新村寮屋居民關注組發言人林堯佳表示,早前曾進行民意調查,94%村民堅持不遷不拆,更曾試過循不同渠道向政府表達意見,但當局充耳不聞。他又指,部份村民居於政府土地上的寮屋,擔心只賠償搬遷費,金額根本不足夠另覓居所。
今年32歲的關注組成員何君揚更在丹桂村出生,「我由細住到大,屋企三代同堂都喺度生活,呢度環境寧靜,空氣又清新,病都病少啲,就算政府肯以地換地,都搵唔返咁正嘅鄉郊地方。」他又稱,村內不少村民都會在屋外的農地種植蔬果等,自給自足,只希望政府發展時不要影響現有居民生活,否則會抗爭到底。
同樣受影響的田心村的村民稱,如果政府要收地發展,一定要有合理賠償或以地換地,政府也要成立專責部門負責收地賠償工作。
新發展區位於新界西北部,佔地約790公頃,政府去年8月展開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研究,目的是制訂可行的土地用途大綱,以應付人口增長帶來的土地需求。當局正進行初步的社區參與活動,收集公眾意見,最快在明年年中,會有建議發展大綱圖。